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南大学子的访德环保笔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0:28 扬子晚报

  从中国各大高校中遴选出的4名拜耳青年环境特使,最近获得了赴德国考察环保的机会。来自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波同学有幸入选。近日,他给记者发来了部分访德笔记。

  参观勒沃库森城市废物处理中心后,我对“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有了感性的理解。

  德国很重视对市民的环保宣教,一个免费发放给市民的小册子里,就详细地提示如何给垃圾分类,如回收玻璃瓶的垃圾桶分三种颜色,且金属瓶盖还要分开收集,等等。这些措施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最终回收价值不大的可燃垃圾,作为燃料进入垃圾发电厂,虽然垃圾发电成本较高,但得益于《可再生能源法》支持,享受政府补贴的垃圾发电厂一样具有竞争力。

  参观过程中,一位工程师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如果有人站在发电厂的烟囱口,呼吸绝对安全,因为排放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水和少量的烟尘。我想,这正是在鲁尔区虽常见到冒烟的烟囱而天空却一片蔚蓝的原因吧。

  拜耳是第一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私营企业,它的环保是全球典范。拜耳认为,产品最终应能够安全处理;而处理决定了生产,如产品的原料即选用环境友好的材料;对有害的工业固废则实行安全填埋。拜耳的填埋场是对外开放的,这种开放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科隆街边的草坪里,常常有些野草野花探出头来,有时甚至有毛茸茸的小家伙闪过,我还没有搞清楚是什么动物时,它就跳到别处去了。科隆大教堂给人以视觉冲击,当看见野鸭、野鹅同市民和谐共生,我更感觉到心灵的震撼:它们或在水里休憩,或在岸边吃草,在行人路过时至多伸长脖子张望,毫无怯意。原生态,指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吧。我想,自然生态好、人为干扰少的地方,才会出现这样和谐的场景。

  乘坐支线飞机从科隆飞往法兰克福,蓝天下的大地是如此清晰:红黄相间的森林、蓝天、白云和绿地,有如一幅渲染了斑斓色彩的西洋油画。1970年代德国小朋友的愿望是拥有蓝天和清澈的莱茵河,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了。 本报记者 杭春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