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毕业生两年在昆义务防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10:12 云南日报

  戴托普里有位华裔志愿者

  

哈佛毕业生两年在昆义务防艾

  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生来昆做志愿者 梁义/摄

  核心阅读

  2005年,Michael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品学兼优的他得到了不少美国企业的青睐,邀请他加盟,家里人则希望他能进哈佛医学院继续深造,获得医学博士之后,顺理成章地做一名医生。可Michael却选择到昆明的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以下简称:戴托普),做了一名防治艾滋病的志愿者。

  Michael说,几年前,在美国时他在《科学》杂志上看到了关于戴托普的文章,经朋友介绍,他结识了云南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负责人, 表达了希望到戴托普做志愿者的愿望后,没费太多周折,Michael便飞到了昆明。

  迅速克服语言交流障碍

  2005年11月,Michael正式成为了戴托普的防艾志愿者,他在戴托普主要从事艾滋病自愿咨询和快速检测、项目协调,以及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填写申请表格,向国际组织申请援助等。

  刚到中国时,Michael的中文说得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流利,与中心其他工作人员交流时还有一些障碍。由于沟通不便,缺乏和特殊人群打交道的经验, Michael向来中心咨询和检测的人士提供服务时,对方很不配合,甚至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好在在同事们的帮助和自身努力下,经过近一年半的磨练,Michael的中文越说越流利,而且能很轻松地为别人提供咨询和快速检测的服务了。

  已为600人提供检测服务

  来戴托普的一年半时间里,Michael和同事们为近600人提供过心理咨询和快速检测的服务,并帮助转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咨询者到其他更专业的医疗机构治疗。当志愿者期间,Michael跟随同事们先后到过戴托普设在昆明附近的康复社区和治疗中心,还到过德宏、临沧、红河、普洱等省内艾滋病高度流行的州市。当地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还有艾滋病致孤儿童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Michael说:“我希望有机会的话,戴托普的服务工作,能够延伸到云南其他受艾滋病影响比较深的地方,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拉母亲一起做志愿者

  Michael说,当初他选择来中国昆明戴托普当志愿者时,父母对他的决定很难以理解,而且一听说是当防艾志愿者,母亲非常担心Michael会在工作时发生危险,坚决不同意他到中国来。

  “我大学里学的专业是生物学,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比较了解,而且知道通过防护和规范操作,完全可以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Michael说。来中国做志愿者,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帮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Michael的坚持,让他的父母最终同意了儿子的决定。

  去年,Michael的父母特意从美国来中国看望儿子,Michael带着父母参观了自己在戴托普的工作环境,还带父母游历了昆明一番,戴托普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昆明优越的气候,让他的父母打消了心中的不安。经过Michael和工作人员的介绍,Michael的母亲也动了来中国帮助贫困地区人们的念头。Michael说,他母亲打算退休后到中国来,帮助更多艾滋病致孤儿童得到生活方面的安置,为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觉得自己做的事更有意义

  Michael说,他的同学里,有人就职于美国知名的金融公司,年薪可达13万美金,但自己并不羡慕收入高的同学,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更有意义。Michael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医生,在美国必须先完成本科学业后才能读医学院,他打算今年七八月份回美国,准备报考哈佛医学院。如果顺利考上的话,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他还要回中国或者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Michael来昆明一年多的时间里,结识了很多朋友,他和戴托普的工作人员们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他认为,戴托普里有着非常优秀的咨询师,因为这里的咨询师中,有一些曾有过药物滥用史、吸毒的经历,也有一些本身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向他们提供咨询时,咨询者很容易放下思想包袱、建立信任,而咨询师们也可用亲身经历,帮助咨询者尽早获得治疗,他会将在戴托普得到的经验,带回到美国之后和同学、老师们分享,并将这里的情况介绍给更多有志之士,促成他们来中国昆明戴托普做志愿者。

  哈佛毕业生半数先当志愿者

  从世界一流的哈佛毕业,不去找一份稳定工作是否觉得可惜?对此,Michael不以为然。他说,哈佛大学每年有近一半的毕业生,在毕业的头一两年内,并不急于寻找有稳定收入的正式工作,而是选择在美国国内或全球各地从事志愿者服务,哈佛大学也非常支持毕业生从事志愿者服务,为此专门设立了奖学金,每年有3个名额。Michael幸运地申请到了奖学金。所以,即使他在戴托普做志愿者的一年半时间里不拿工资,奖学金还是能够勉强支持他在昆明的花销。

  许多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只想着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很少有人会想到去为社会做一些服务性工作。Michael却认为,大学生应该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学成之后应该回馈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现在距Michael返回美国,只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了,他希望在这段时间里,能提供更多的咨询和检测服务,为更多的感染者填写申请表,争取国际组织的援助。同时,教同事们掌握填写申请表格的外语知识,将他离开之后对工作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

  采访手记

  前几天,记者请云南戴托普副主任王晓光推荐一些可供采访的素材,他思考片刻后说道:“我们这里有个美国来的志愿者Michael,要不你采访一下他吧。”听说是要采访华裔志愿者,记者心里犯了嘀咕,忐忑不安地问,要不要请个翻译帮助采访,王晓光笑着说:“你见了他以后,就知道了要不要要翻译了。”经过商量后,Michael约定在昆明文化巷附近的一间咖啡厅和记者见面。

  见面后,记者与Michael用中文简单寒暄了几句,就完全打消了心头的顾虑,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下了。Michael中文名叫丘正熙。虽然体型高大强健,很接近欧美人的体格,但Michael长着一张非常标致的华裔面孔,他的中文也说得非常流利。原来Michael是美籍华人,父母都是旅美华裔科学家,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浙江人。他说,自己虽然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国式的教育,但在家里他和父母只说中文。2005年,他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后,只身来到中国昆明的云南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做起了防艾志愿者,一直做到了现在。

  采访结束时,Michael在记者的通讯录上很快写下了自己的英文名和联系方式,最后他几乎是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丘正熙。Michael说,自己的中文会话和阅读并没有太大问题,就是写作上还有些困难,但他一笔一画写下的中文名字,就像烙在每个海外华人心中的中国印一样,永远挥之不去。

  刘磊(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