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锟2004年在香港接受采访。 新华社/路透
一名华人和两名美国人10月6日分别以光导纤维和半导体研究拿下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说,当今信息社会以通信技术为基础,华人科学家高锟发明的光纤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发明的数码成像装置“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高锟成就
成为互联网基石
欧洲中部时间10月6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科学院公布评选结果。
华人科学家高锟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金,即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8万美元)。
高锟上世纪60年代所做研究表明,信号经由光纤传输时大量损耗缘自玻璃材料中的杂质,而非由于技术本身内在缺陷。这一发现为光纤传输技术日后广泛应用打下基础,也为高锟赢得“光纤传输之父”的雅号。
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第一根去除杂质、因而适应信号传输需要的光缆1970年问世。
随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努德格伦用一根光纤电缆形象地解释了高锟的重要成就: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这项成果最终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而正是光纤通信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光纤对通信所起作用,好比轮子之于交通。光纤令我们能够以极少能量、较高速度远距离传输信号,”上世纪60年代与高锟共事于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的理查德·埃普沃思6日告诉美联社记者。
其他得主
数码相机的功臣
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以“发明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一半奖金。
博伊尔1924年生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阿默斯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加拿大海军,1947年、1948年和1950年分别获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加拿大辐射实验室和加拿大军事学院,1953年前往美国知名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在激光器、集成电路等方面展开研究。他持有美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
史密斯1930年生于美国纽约,1955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9年至1986年就职于贝尔实验室。
博伊尔和史密斯1969年联手发明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即“数码相机的‘电子眼’”。
评委英厄马尔·伦德斯特勒默手持一部数码照相机深入浅出地描述了这两位科学家的成就。他说,博伊尔和史密斯1969年共同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好似数码照相机的电子眼,通过用电子捕获光线来替代以往的胶片成像,摄影技术由此得到彻底革新。此外,这一发明也推动了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在疾病诊断、人体透视及显微外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用途。
诺奖背后“光纤之父”爱光纤更爱太太
喜爱潜水 闲来玩泥巴
科研工作之余的高锟充满孩子气,凡是新奇、新鲜的事物都能引起他的极大兴趣。他在60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潜水。喜欢遨游海底、借此减压的高锟教授如今又迷上了打网球和做陶艺,“我现在最喜欢做陶艺,一个人静静地抚弄泥土,这种感觉我很喜欢。”
高锟的妻子年初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高锟“老人家记性差”,时而忘记钥匙或书本放在哪里,但情况轻微,夫妇二人现在每天仍然打网球,高锟有时还会独自外出散步。
离开太太 熬不过半年
光纤,是高锟人生中最大的成就,亦是改变了他一生的一项实验;而另一项萦绕他一生的实验则是甜蜜的爱情。
一提及太太黄美芳,高锟更掩不住满脸的幸福和满足。只要一有机会,高锟就对太太赞不绝口。“你看我每次讲座的电脑程序及幻灯片都是我太太帮我准备和设计好的;对我的演讲很有帮助。记得我在1966年宣读论文时的电脑幻灯片也是太太帮我做的。”
“听说您在研究光纤的过程中,什么实验都难不倒您,而面对爱情的考验却连半年的时间也熬不过去?”记者问。
“噢,都是我和太太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我太太要给我一个考验:叫我半年内不要去找她,如果半年之内大家都很挂念对方,那就是当真的。我就不肯答应,说如果现在大家都没有信心,那半年后也不会有信心。”高锟边说边笑,在灿烂笑容的背后是对太太情深不渝的爱恋。
高锟夫妇现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在美国硅谷生活和工作,夫妇两人每年都会抽空到美国探望他们。
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
高锟1957年毕业于英国伍尔维奇理工学院、即后来的格林尼治大学电机工程系,随后任职于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他1965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次年与乔治·霍克哈姆着手研究以光纤作为通信媒介这一新技术。
高锟1987年至199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就职于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并担任ITX服务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持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现常居中国香港。
奖项揭晓
女性45年后再摘化学诺奖
美以科学家分享140万美元奖金
两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以色列女科学家7日因对细胞内的“蛋白质制造工厂”——核糖体的研究成果卓著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自霍奇金1964年获得化学诺奖以来再次有女科学家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7日在斯德哥尔摩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分别采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绘制出核糖体的三维模型,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成果解读:
认识核糖体内在工作的机理,对于科学理解生命非常重要。现在,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等方面。
人物简介:
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970年她组建了以色列第一个蛋白晶体学实验室。约纳特曾因细菌抗药性方面的研究于2008年获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约纳特的获奖对女科学家,尤其是生化领域的女科学家将是一大鼓励。诺贝尔化学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156名获奖者,但包括约纳特在内仅有4名女性。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目前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持有美国国籍。
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现为耶鲁大学教授。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3名得奖者将平分这笔奖金。
美国三杰共享医学诺奖 研究成果有助于攻克癌症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这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100次确定获奖者,也是首次由两名女性同时摘得这一奖项。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萝尔·格雷德都是女性科学家。两位女性同获一个奖项在诺贝尔奖历史上非常罕见。
成果解读:
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癌症细胞利用端粒酶支撑自己无控制的“疯长”。科学家正在研究是否能用药物遏制端粒酶,从而治疗癌症。评奖委员汉松说,以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有关血液、皮肤和肺部疾病的疗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表示,端粒酶在许多癌细胞中非常活跃,“如果能够摧毁具有这么高活动性的细胞,那就可能能够治疗癌症”。端粒酶缺陷可以引起某些遗传性的皮肤病、肺病和某种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人物简介:
卡萝尔·格雷德于1961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先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杰克·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绍斯塔克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目前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她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她因学术成就卓著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德国女作家夺文学诺奖
当地时间10月8日中午(北京时间8日晚7时),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生于罗马尼亚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
据美国媒体报道,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称其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
作为第12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米勒将享有今年诺贝尔文学奖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并将于12月10日受邀参加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仪式。
专家评价:
“我认为她的作品总隐藏有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她的写作风格非常、非常独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任秘书长皮特·恩隆德评价说,“即使你只读了一半,你也会立刻知道这是赫塔·米勒的作品。”
此外,恩隆德还表示,读米勒的作品能感觉到她有故事要讲述,这源于她自己作为罗马尼亚少数民族的成长背景,也来自于她对国家、对家庭的审视。
人物简介:
今年56岁的米勒生长在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家庭,其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族裔。1982年,米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名为《低地》(Niederungen)的短篇小说集,该书因涉及对政府不满的言论,在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198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得以发行,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许多读者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而后,米勒又以罗马尼亚语写作了《沉重的探戈》一书。
由于多次在书中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米勒和丈夫于1987年离开罗马尼亚移民到德国并一直居住至今。
米勒在德国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她的作品获奖无数。她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联时代的遭遇,她的作品总能从内心出发,并带着较为浓重的政治色彩。米勒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德语写成,包括《护照》《绿梅树的土地》在内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了英语、法语以及西班牙语。
往届得主杨振宁:20年内中国本土必出诺奖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夺得诺奖的杨振宁,7日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时说,高锟获得诺奖一事,增强他对中国本土得诺奖的信心。“我曾经再三讲,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
此前,杨振宁做客扬州大学回答大家最为关心的“中国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这一问题时,表示,100年前中国懂微积分的人只有几个,现在学数学的大学生都懂,中国在碳管、高温超导研究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搞尖端研究不能着急,要慢慢来,必须了解长远发展趋势。但我认为,20年内,中国本土产生诺贝尔奖是肯定的!”
诺奖趣闻报喜方式五花八门 获奖人遭遇“午夜凶铃”
■午夜凶铃
1998年经济学奖印度得主沈恩,由于身处地球的另一端,收到委员会的“午夜凶铃”通知得奖,他起初还担心“一定是发生了令人非常悲痛的事”。
■记者追车
1997年获文学奖的意大利剧作家达利奥·福,则要电视节目记者开车追着他的车来通知他。记者当时拿着标语牌贴在车窗,上面写着“达利奥,你得了诺贝尔奖”。
■人群围屋
德国的赛尔登4年前获经济学奖,他当时购物后回家,看到屋外一大群人包围着,还以为寓所遭盗窃,后来有人上前道贺,才得知获奖。本组稿件据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