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新疆边境行:记者抵达瓦罕走廊中方最西端(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7日11:40  环球时报

  

新疆边境行:记者抵达瓦罕走廊中方最西端(图)

  环球时报•环球网“让边疆不再遥远”赴新疆特派记者李亮报道在中国的边防版图中,瓦罕走廊近年来一直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7月5日,环球时报•环球网新疆采访组一行自“一县邻三国”的塔什库尔干县县城往南,在达布达尔西拐,插入这条纵深近400公里的神秘高原通道,并最终抵达了深藏于走廊100公里腹地处的中国与阿富汗边界线。

  从地图上看,瓦罕走廊东西横卧于帕米尔高原南麓,总长约400公里。东端100公里在中国境内,其余300公里属阿富汗。自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外国媒体多次传出欧美希望借道瓦罕走廊与中国接触、并向驻阿军队提供补给的消息。这使瓦罕走廊成为中国西陲最富神秘色彩的地区。

  由于没有开放旅游,普通游客需止步于走廊东口的排依克边防派出所。采访组一行在派出所所长阿里甫的陪同下,继续向走廊深处行进。新近修好的国防公路大多为平整的石子路,夹在南北的高山雪峰之中,沿着塔什库尔干河的一条宝蓝色支流,一直向西蜿蜒。

  在路上,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发现,瓦罕走廊并非外人想像的是一个荒凉无人区或幽深密道。由于雪山融水,走廊的草地较外面更为丰美,因此每天夏季,这里会吸引附近四个乡一千多名塔吉克族牧民。一路上,记者不断看到散落于山麓草场上的塔族牧民帐蓬或简易平房。牧民们领着羊群、牦牛转场到这里,开始夏季放牧。此外,走廊的多个战略要地都有我国边防公安与解放军的驻防力量。他们与牧民、修路工人一起,把走廊变成一片虽人烟稀少,但颇有生机的国土。

  

新疆边境行:记者抵达瓦罕走廊中方最西端(图)

  环球网记者与边防公安在中阿边境线前合影(2)

  途经多个边防驻地,绕过一个没有名字的高山湖泊,又经历了时晴时雨时雪的多重草原天气,记者一行终于抵达了中国境内瓦罕走廊的最西端——南瓦根基。这是走廊内5个对阿富汗的自然通道之一,没有明显界碑,双排Y型铁丝网与中间地上放置的蛇形铁丝网一道构成中阿边界,中方一侧挂着“军事”的标牌。对面便是阿富汗国土,地形与中方一侧基本相似,却全年没有人烟。

  与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一同到来的还有排依克派出所的四位官兵。在我们拍照留念的空档,他们列队开始对这段边境线进行巡逻。“公路还没修好时,我们每个月都会骑马或牦牛到这里来巡逻,一来一去得花上六七天,路上就吃馕,喝河水。现在开车来的话往返只需五小时。”所长阿里甫告诉说,“但我们多年从未遇过异常情况,也从没见到阿富汗那侧的人巡逻。”

  边防军力与边境线相比是十分有限的,这段敏感国界线的安宁还有另一支力量守护,他们名叫“护边员”,是新疆边防公安与边民的特色“联防”活动,边防队在辖区内挑选一些住户或牧民,每月发放310元“工资”,“聘请”他们承担日常边境防护工作。若发现附近出现可疑人员或现象,马上上前问话,检查证件,或通过电话或其它方式通知最近的派出所。

  我们来到一个塔吉克族护边员帕米尔的家。脸庞黝黑的帕米尔带领妻儿,赶着一百多只羊和牦牛刚刚抵达边界附近的夏季牧场。他在2008年成为排依克派出所的护边员。虽然还没遇到过可疑人员,但他有一套自己的“预案”,即一旦发现对方身份存疑,他会宰一头羊把来人留住吃饭,然后骑马去派出所汇报。不过,他家屋后刚刚安装了手机信号塔,现在他可以到坡上给派出所报警,所长的手机号他熟记于心。

  

新疆边境行:记者抵达瓦罕走廊中方最西端(图)

  排依克派出所官兵和护边员帕米尔一家

  

新疆边境行:记者抵达瓦罕走廊中方最西端(图)

  瓦罕直言走廊腹地的景色

  

新疆边境行:记者抵达瓦罕走廊中方最西端(图)

  瓦罕走廊腹地的一片高山湖泊

  

新疆边境行:记者抵达瓦罕走廊中方最西端(图)

  瓦罕走廊中的天气变幻莫测

  

新疆边境行:记者抵达瓦罕走廊中方最西端(图)

  雪峰与高山下的牧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