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欣文:中国记者进入了表演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06:05 中国青年报

  欣文

  一个年轻的记者,面对一位被救助者的下跪感谢,做出了同样的下跪动作,在10余分钟的互跪时间里,这位年轻记者完成了当天的采访——这是日前引起网络热议的“记者下跪事件”的简单情节。我不知道记者出于什么考虑做出了这样的举动,至少,这样做的客观效果是,记者成了一个救助弱者的新闻事件的主角,甚至在一轮又一轮的热烈讨论中,原来的
新闻——如何救助弱者——已经不重要了,甚至被人遗忘了。记者反而成了社会舆论的中心,接受一次次的聚焦和炒作。

  不久前,被称为“中国最美女记者”的曹爱文,也曾经以同样的原因、同样的方式受到了举国瞩目,成为时下思想平庸、炒作成风的新闻界里“最亮的一颗星”。

  一位电视编导曾经告诉我,在他们编辑、制作“台风袭来时的记者”这样的节目时,听到了台湾同行的议论:“中国大陆的记者已经进入了‘表演阶段’”。君不见,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时,记者在台风

海啸即将袭来的海岸边,手握话筒,瑟瑟发抖地发回报道。可是,你知道吗,放下话筒,收起摄像机,记者马上走到官员们的指挥中心,完全依赖官员们提供的信息向自己供职的媒体发回报道。也就是说,这种完全依赖官方信息、没有一线采访的报道方式,即使不到风雨里“出镜”也能完成,但记者为什么要加一个这样的镜头呢?要在狂风暴雨中留下一个自己“辛苦工作”的“倩影”?这是时下新闻报道中流行的“表演秀”。

  这样的“表演秀”,从突发事件到法庭审判,从社会救助报道到重要会议报道,均有“上演”。如果说,记者进入了“表演”角色,成了“著名演员”,用戏剧界的行话说,是“抢戏”的结果。而在互联网舆论已经形成的当下,由于对社会公平的渴望,由于建设

和谐社会的艰巨,如何对待弱者成为最能牵动社会神经的问题。而一些新闻工作者很善于制造“道德伦理困境”,假设一些刺激社会神经的问题,进而彰显自身的“可贵与崇高”。这也是一些新闻工作者总是能成为“新闻主角”的社会原因。

  由于工作性质,记者是与新闻现场、新闻人物、公众人物距离最近的人,一旦对新闻事件稍有放大,或者“稍有动作”,就很容易使自己成为新闻人物,获得广受社会关注和成名带来的好处。而从新闻职业的社会分工和职业伦理而言,记者就是公共信息传播者和重大事件记录者,并且,从严肃新闻的理念而言,记者从来都应该是坚守良知、遵守社会普遍道德的职业人群。制造“道德困境”,刺激社会神经,放大自身的“崇高和伟大”,是转移公众视线的不当之举,记者成为“主角”,一定程度上也放弃了自身责任,忽略了公众应该知道而且必须知道的新闻事实,这应该引起新闻从业者的思考和警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