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高官告老还乡的文化意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0:15 红网 | |||||||||
继今年年初媒体曝出原海南省副省长陈苏厚回乡当农民后,最近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退休回湖南西冲村当农夫种地、养鸡,又被炒得火热。据《新京报》日前报道说,毛致用的生活并未如他想象中安谥、宁静,当地干部时常会来商量工作,各地上访者也会找其申冤。 象毛致用、陈苏厚这样的高官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去当农夫,可能也只有在现在的
可是,文官告老还乡,武将卸甲归田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而是中国古代官场上的“惯例”。古人称官员辞退归家为“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故《尚书大传·略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致仕”者不论是在京城,亦或宦游异乡,到了任期,或告老还乡,或卸甲归田,回到乡间,躬耕垄亩。比如《汉书·疏广传》记疏广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回乡之时虽然颇为排场,但回乡之后,大多就籍籍无名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何以现在倒大惊小怪起来了呢! 虽然古时高官告老还乡,从此在政坛上销声匿迹了,但并不是甩着袖子养老,还是要发挥余热的。按郑玄的说法是,“所谓里庶尹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这也符合中国文人身处江湖心怀魏阙的心理,即便不能以正当名义以身事国,也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多大的热量发多大的光。 因此,在古代,官员告老还乡,不只是官员角色的转换,也不只是官员居住地的简单回归,也不只是精神情感上的叶落归根,还因“归教于闾里”而成为一种文化回流,对乡村社会起着积极的文化建设作用。因为这些官员是当地的文化精英,他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般都科考中举之人。他们多年宦游在外,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他们回到家乡,与当地乡绅一起,力尽所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伦理等各方面贡献才智,其实就于无意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为什么渐江一带多文士呢?一方面与其深厚的耕读文化传统有关,一方面也离不开官员回乡的文化反哺,形成良性互动。 很多人说现在农村出现了文化空壳化,这恐怕言之过重,在接受新文化上,农村人和城市人并无大的区别。城里人在看什么电视连续剧,农村人也在看什么连续剧,城里流行什么,慢慢地农村也流行起来。但现在农村独有的乡村文化之贫瘠确是现实,或者说源自于农民自我的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少,甚至保持了很久的自我文化娱乐方式慢慢消逝,比如一些民俗节日和曲艺表演被搓麻赌钱喝酒所代替。 乡村文化的衰落,是时代发展、乡村社会解体的结果,更为直接的则是乡村文化人才流失的结果。有文化的人要么到城市求学去了,要么到城里“谋发展”去了,再不济的在城市里成为“漂一族”。农村失去了文化的主心骨,不仅无法开展自我的文化娱乐活动,连世世代代流传的文化娱乐也大面积失守。高官告老还乡,或许并不能立即恢复这一切,也不可能恢复到过去,但高官以他们的知识和见识可以影响农民,越来越多的高官回乡,就可能重创出新的乡村文化。 我的理想或许过于虚幻了,但我总以为,新农村不应当只是物质丰富的农村,还应当是文化丰富的农村。谁去建设农村的文化呢?或者说谁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其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稿源:红网 作者:廖保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