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平:通过体制的改革扩大内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0:15 红网 | |||||||||
中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方向发展,但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12月18日《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今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而消费的增长比率仅为13,6%,使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消费与投资形成畸型的比例,长期如此,不利于国民经
从理论上讲,内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支出需求;企业投资需求。有专家称: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占我国内需的60%以上。 为了启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自1998年以来,几乎每年都在中国的老百姓中流行。当时的说法叫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达到推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目的,进而“扩大内需”。于是,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策划了两个“大手笔”:一是启动“两个1000亿元”,即1000亿元特别国债;1000亿元银行配套资金,这2000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用于拉动国内需求;后来又连续几次降低银行储蓄利率,实行利息税等,试图以“低利率”的方式,把居民储蓄“赶”向市场。然而,市场规律并不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内需仍然不振。这一点,如果我们翻翻自1998年到2006年这8年期间的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道,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每年几乎都会提出“扩大内需”的问题,但每年的内需总是低迷。 面对城乡居民“内需”低迷的顽症,如何应对呢?有关方面专家提出不少措施,诸如控制投资增长、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支持农村商品流通、控制学费、稳定房价等。我认为,专家们的这些“措施”,无异于“官话”、“套话”,靠这样的措施很难奏效,要真正启动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我国政府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大的动作。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城乡居民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手中没有钱。有人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在2005年已经达到14万亿,但是,这些存款中的80%是属于20%的富裕阶层所有,其余平均到普通百姓手中,并没有多少钱。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占我国13亿人口中9亿左右的农村居民年收入,大体分为三种情况:一类属于富裕型的:年收入为5000—10000元;一类是一般的,年收入3000—5000元;还有一类是比较差的,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这其中富裕的地区占的比例很小,除了江、浙、沿海地区城市郊区的农村以外,大部分农村仍然属于二、三类地区。(2006年7月31日《中国青年报》) 而在我国城镇居民当中,暂且除了京、沪、津、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以外,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年收入不足15000元。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工资最低的农、林、牧职工年收入只有6718元(2006年12月1日中国新闻网)。我国大量的地级市、县、镇等城镇居民的年收入,除了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烟草、石油等垄断行业外,很少有突破两万元的。 试想:占我国大多数的城乡广大居民,如此低的收入水平,再加上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上学贵、房价高等因素,这类群体的微薄收入,只能维持自身生存和和社会生活必须的开支,很难有资金投入到消费领域去拉动内需。造成这一局面的深层根源还是体制问题。所以,要增加这些城乡居民的收入,就必须从思路上打破传统的惯性思维,首先从体制上创造条件。 农村方面:国家的投入要以普遍制为原则。长期以来,国家虽然对农村发展采取多种扶持措施,比如扶贫、各种补贴、农村超市、小额贷款等,可多数是针对地方政府或特定对象,这样的结果是,除了层层截流以外,真正受益的是有权利或关系的少数人。如果国家改变这种体制,像发粮补、直补一样让农民普遍受益,农民的收入就会有显著变化。 国家的征地补偿制度,也必须有大的动作。要逐步做到让土地的承包者——失地农民成为土地价值的最大受益者。而目前,失地农民得到的土地补偿,仅占交易总额的5%—10%,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非理性的,是对失地农民的体制性歧视。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在土地交易中,政府、开发商比失地农民受益大多少倍的不公平现实。 国家应通过法律,允许农民以承包土地做抵押贷款。农民最大的资本是什么?是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一定30年不变,并且有政府制发的土地承包证。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在土地私有化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应当依法允许转让。转让的问题解决后,银行就应当允许农民以承包地做抵押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承包期年限。如果到期后归还不了贷款,银行就可以把抵押的土地转包或拍卖承包权,用其收入还贷。历史证明:我国农村人才济济,如果国家允许以承包的土地抵押贷款,就可以从体制上为大量的农村人才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既有利于农民增收,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国家应采取措施,使粮价体现其价值。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构成中,很少包括农民的劳动力成本,即,农民的工资部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计算粮食成本时,多是将直接投入的化肥、农药、种子、浇水、耕种、收获以及过去的税费等做为支出。如果按照目前的粮食价格,按照北方地区每年每亩小麦、玉米各1000市斤计算,减去直接投入后,每年每亩地的纯收入只有700—800元左右,如果把农民种粮时的人工成本计入,就会出现负收入。所以,当粮食成为重要的商品时,就必须把农民的人工成本计入。因此,我们的政府应当像对待城里的煤、水、电、气的价格一样,对待粮食价格,不能一上涨就出台“稳定”的措施。为什么政府一再推进煤、水、电、气的价格上涨,而同样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粮食价格上涨,政府不去推进呢?有人认为,煤、水、电、气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利益集团,而粮食价格的背后是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农民,缺少为其代言的利益部门,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有些道理的。 从城镇的低收入群体看,并非是因为这一群体智商低而收入低,贫穷的原因在于政府的体制,是体制使这一群体中的多数人所从事的行业不景气;是体制使这一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下岗、失业,或者没有平等参与的创业机会。要使这一群体增加收入,某种程度看比农民还难,因为农民有属于自己的承包地作为资本,一遇到征地等机会,可能转眼之间就能获得几万、几十万元的收入;而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目前政府推行的低保、公益岗位、下岗培训等,只能说维持一个人在城市里的生存,根本谈不上增加收入或参与扩大内需。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也需要国家从体制上有所改进。比如: 国家应加大对改制企业分流、下岗职工的补偿成本。对于效益好的企业,应当允许下岗职工享有原单位的土地增值、与企业产品品牌相关的收益等;效益差的企业,对下岗职工的补偿应当与其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家庭负担相适应,补偿政策应由国家规定,不能由地方或企业来确定。任何一种改革、改制,其本质都是一次利益的再调整,对改制企业下岗职工的补偿,应当由政府或新的企业来支付。应当通过国家的补偿机制改进,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下岗职工被社会抛弃、冷落的现状。 国家要加大对低保职工的补偿标准。有资料显示:我国的低保投入,2004年中央财政负担105亿元,地方财政负担173亿元,两者总计只有278亿人民币。据媒体报道,2004年我国的公款吃喝总计约3000亿元,全国的低保投入还不到当年公款吃喝的三分之一。 国家的创业贷款应面向全社会。目前国家推行的低息、贴息创业贷款,只面对大学生和困难群体。这样的政策趋向,既不公平,也不科学。因为不论是哪个群体,只要创业,只要有贷款需求,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政府都应当满足。再说,无论属于那一个群体,创业都会对社会创造就业机会,都会为国家增加税收。 国家对城市的公共行业应最大限度取消行政许可,充分开展竞争。比如公交、出租车、集中供热、供汽、供水等,都应当取消政府管制,降低进入门槛,让普通的城市居民有更多的收入高一点的选择机会,逐步摆脱低收入群体要创业就只能是摆地摊、做家教、搞餐饮、修自行车等无奈困局。 需要指出的是,转变体制,让普通百姓增加收入,扩大内需,也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需要。从历史进程看,城乡居民的内需消费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在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居民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后来发展到彩电、冰箱、摩托车;现在基本上是住房、轿车、和旅游。从当初的“三大件”总值几百元,到现在的几十万、上百万元,反映的是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是,非常值得回味的是,前两个“三大件”,城乡居民从购买欲望到实现购买,同步性很强,而目前的“三大件”,几乎只是富人阶层才能拥有,从全国看,普通百姓对此的追求到实现,还有一定距离。但,这也正是内需的巨大潜力。实事求是的讲,如果说前几年,我们扩大内需主要靠富裕阶层的话,那么,在党的16大确定建立“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下,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就应当放在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身上。从这个意义看,国家在体制上进行改革,促进百姓增收,从而扩大内需,是非常必要的。 当普通的城乡居民为追求汽车、住房、旅游这样的新“三大件”奋斗时,中国富裕阶层推动内需的目标并没有停止,有人说,富人们的下一个“三大件”是,私人飞机、太空游、豪华游艇。看来,这需要更多的财富积累。不过,毕竟,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富人们的新“三大件”需要关注,但更需要关注的还是通过体制的改革,让城乡普通居民增加收入,这对扩大内需来说,是最现实的,也是最得民心、顺民意的。 稿源:红网 作者:李季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