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系国际市场推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09:49  CCTV经济半小时

  宋致远:我们基本上是两块,一块呢在托市收购这块我们少收了一块,就是执行国家政策少收了一块,另一块不断加大市场的投放量,一方面是管住闸门,另一方面要管住往市场不断投放,那么这两个作用合在一起对整个市场影响是很大的,对整个市场平稳运行影响是非常大的。

  侯中亮告诉记者,他们前段时间就拍卖了一批储备粮,每吨成交价在1740元左右,加上运费和损耗,最终成本达到了每吨1850元。随着成本上升,四平和农今年以来已连续调高售价,每吨售价增加了80元钱。

  侯中亮:现在还比较认可,因为我们提的价必定还是说不算高一些,因为现在再说,他自己养殖的就是说他这个猪的行情还有那个鸡蛋产品,它这个底部都往上提高,它价格还算,它都比较认可。

  那么养殖户真能认可么,石大伟家住四平市梨树县,养了十几年猪,现在家里存栏量400多头。石大伟说,今年春节前后到五一,生猪价格从6块钱掉到了最低2块多,他出栏300头猪,赔了将近9万块,现在总算挺到了价格回升,但玉米价格上升又吃掉了一部分利润。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东平安村 石大伟

  石大伟:照往年得高多钱,得高到6、7分钱到1毛钱得平均说话。往年多少钱?是8.5、8.6毛,8.6、8.7毛,今年是达到了,市场价就是我们当地的市场粮食价达多少钱9.5毛、9.6毛。

  石大伟说,他一年需要饲料200吨,自家的地只能打10吨,剩下的都得购买。为了节省成本,石大伟从来不买配合饲料,一直是买了玉米然后加上浓缩料后自己加工,这样每斤饲料能省三到四分钱。而现在每斤玉米市场价涨到了每斤9毛5,9毛6,石大伟只能是勉强维持。

  石大伟:一头猪的话得吃800斤,全价料的话,它的比例占,得占500多斤苞米,560斤苞米,560苞米,一斤高1毛钱,一头猪不高60块钱将近,还有加工费。

  玉米价格上涨影响的不只是东北地区,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8月初在四川采访了广安正大公司。四川广安正大公司是目前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饲料生产企业,在这里记者了解到,玉米的采购价已经达到了每斤一块一。

  广安正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国进

  李国进:今年的饲料销售价格跟去年同期比较上升了10%到13%,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比较快,原材料价格跟去年同期比较上升了20%左右。

  随着饲料价格的上涨,养猪的成本在上升,但是生猪的价格在今年前几个月却是一直下跌,这使得很多养殖户降低了存栏量。李国进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们的饲料销售量比去年低了不少。

  李国进:饲料销售情况跟去年同期比较有所下降,大概就是10%左右吧。

  就在采访进行期间,玉米的价格仍是一路看涨,在亚洲最大的散粮中转港口大连北良港,记者采访到,目前吉林地区玉米车板价在1850到1860元每吨,到港价格是1950、1960元左右。

  中国华粮集团北良有限公司粮贸公司副总经理 柴晓峰

  柴晓峰:这个价格和年初相比上涨的幅度是比较大的。

  玉米价格的变动对下游的无论食品加工企业还是饲料企业,乃至养殖户带来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牵一发动全身。这些变化最终都将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上去,加大老百姓的物价压力和整体经济的通胀压力。究竟有哪些因素在推动玉米价格不断走高?

  现在东北粮食产区的玉米价格一路走高,下游加工企业在为原料采购难而烦恼。可是我们也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户上年收获的玉米却早已经出售,再也没有多少剩余玉米可卖。这也就是说,这轮玉米价格上涨行情中,真正搭上涨价便车的,可能并不是农民。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玉米价格攀上新高呢?

  刘军:大连9月份的期货,大概十几天的时间,应该说涨了40、50块钱从1950现在已经接近2020块钱了,我觉得这个里边可能就不仅仅是说实质性的需求,因为对我这样一个企业或对老百姓来讲你每天消耗的口粮,你所加工的粮食是固定的。

  玉米的价格为什么会一路高涨,嘉吉中粮的刘军给出了他的分析。他认为,粮食供需在一定阶段内是相对稳定的,出现这种明显涨幅,不排除有游资炒作的可能。

  刘军:现在有这么多的流动资金,它要不断的在周转,它到哪个洼地里边,这块地的价格立刻就起来,否则,玉米、疯豆你玩,不都是这种情况,包括现在炒姜,都是这样。

  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光大期货玉米分析师王娜告诉记者,从2010年6月30号到8月18号,玉米期货确实出现了一波连续走高的行情,涨幅达到了7.8%,但据他们分析,今年玉米期货交易量和持仓量较往年大幅下降,并不存在价格人为炒作的迹象。

  光大期货玉米分析师 王娜

  王娜:涨幅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玉米现货价格走高,具体就是受供需结构以及市场上优质的玉米粮源有限的影响。从玉米市场涨幅上看,国内玉米期货市场截止到8月中旬价格涨幅是在4.24%,而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涨幅达到了10.58%,因此我们认为国内玉米期货价格还是处于一个平稳运行的态势。

  王娜说,现在进口玉米到岸价是每吨2160元左右,同时国际小麦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0%,这些都对玉米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玉米网首席咨询师冯利臣对王娜的分析表示赞同,冯利臣说,国际市场价格走高确实是推动国内玉米持续上涨的因素之一,但如果放眼从去年年底以来这样一个更长的时间段,冯利臣认为,关键在于供需上出现了问题。

  中国玉米网总裁首席咨询师 冯利臣

  冯利臣:因为农民打获的粮,包括农民整个的一个卖粮情况,因为我们一直在跟踪,就说的去年东北的玉米普遍减二到三成左右。

  采访中,很多农户也向记者反映了这一点,黑龙江省宾县的粮商郑朝刚说,因为干旱,当地2009年至少减产三分之一,并且玉米质量较差,他收购的这一批玉米发霉率甚至达到了10%。

  郑朝刚:明显降低,因为就是,整个粮的质量不如往年,普遍是。就是说好像在黑龙江省东半部基本上都是这个粮的质量。

  吉林四平的石大伟自己家里也种了十多亩玉米,他告诉记者,当地就是吉林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去年产量普遍受干旱影响极大。

  石大伟:减产了,减产得在,就我们这个也得减产在多少呢?三分之一,严重地方得到一半,甚至说扔得扔三分之二,收三分之一。

  那么就吉林全省来说,去年玉米生产是什么状况呢?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 于文波

  于文波:“前年(吉林)总的粮食产量是568亿斤,去年是492亿斤,主要是受旱灾的影响,粮食产量有所减少。就玉米这一项,去年比前年少生产了50多亿斤。

  2009年吉林省玉米减产50多亿斤,也就是至少减产250万吨。那么东北地区去年玉米产量又如何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字显示,2008年度东北地区玉米产量65048千吨,2009年为60352千吨,也就是说,减产469.6万吨。而这里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去掉吉林省提供的数字,那么在普遍面临干旱的情况下,其它两省一区只减产了不到220万吨,减产总量还不及吉林一省,减产率不到5%,和农民普遍反映的减产两到三成更是相去甚远。这些很难经得起推敲的统计数字导致了一系列后果。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根据相关部门安排,他们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玉米托市收购价分别是每斤7毛4,7毛5,7毛6,但市场价很快超过了这一价格。

  宋致远:今年年初以来,这个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尤其玉米价格不断上涨, 我们果断的停止了托市收购,今年从全国看,从东北看,我们执行托市收购整个和去年比我们就少收了4100多万吨,其中玉米我们少收了3500多万吨。

  在去年东北地区玉米实际普遍减产的情况下,相关部门2009年年底宣布,从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对在东北地区直接采购玉米的南方饲料企业给予每吨70元的补贴,很快东北地区近千万吨玉米转移到了南方。在国家临储入库量减少、大量玉米跨省移库的背景下,各家企业普遍对后市看好,竞相收粮。政策导致涨价,涨价推动囤货,囤货再次推动涨价。而6月份以来的国际市场形势加剧了这一局面,最终导致了当前玉米价格屡创新高的局面。

  冯利臣:就说的我们东北确实减产了,但是国家说报一个丰收的数据,那现在东北的商品粮没有,企业现在东北的市场主要供应的来源现在就是国家储备,那你没有市场可供应的,那市场都没有粮,说明什么?说明我市场减产了嘛。

  但是冯利臣也强调,这一轮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只是阶段性、区域性的供需失衡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随着今年粮食逐步上市,价格有望平稳回落。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时刻关注着玉米市场,并将根据相关部门要求继续入市,稳定市场。

  宋致远:这个呢实事求是地讲,保证供应这块国家的库存是充足的,是充足的,保证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发布了粮食安全研究专项报告。报告指出,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刚刚超过一亿吨,如今,粮食产量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60年来,粮食产量出现过12次波动,平均5年一次。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 副会长 宋廷明

  宋廷明:这个就是波动式正常的,我们就是把它这个只要它不对社会造成重大的振动就应该不要急急忙忙的采取一些个行政的干预措施。我特别是里面强调一点就是,不要对粮食价格过多的进行行政干预,这样行政干预了以后,干预过会就会扭曲这个价格信号,扭曲市场信号,就使得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出来,

  宋廷明说,在影响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国家政策是粮食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粮食价格每提高1%,粮食生产将增加0.2%左右,国家财政支农比例每增加1%,粮食产量将增加2%以上。在我国,实际还是政府主导型的粮食市场经济,如果实行了错误的政策或激励政策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粮食产量和市场波动。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粮农直补的力度,改进补贴方式。

  宋廷明:就是我们单向的激励,激励农民多种粮食这是对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越多越好,他有个度,就是要供求平衡这个度是很难掌握的,那么万一多了就需要农民悠着点,涵养地的少种一些土地或者种别的,那么这个时候农民不种粮的时候,那农民的损失怎么办?现在没有说法,所以既要鼓励农民多种粮食,农民再有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不种粮食时候,现实也使得农民他这一块耕地有它相应的目的,这叫双向激励,过去是单向刺激,现在双向的,双向保护,应该双向保护,既要保护他增产粮食,又要保证他不种粮食的时候,也得到应得的收益。

  报告指出,增强粮食综合生产潜力,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农民成为事实上的耕地所有者,允许农民通过耕地入股,联合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实行耕地规模化经营,培育中国式的现代规模化经营的种粮大户,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宋廷明告诉记者,他们的报告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宋廷明:所以我们提出来一个词叫做建立农村耕地永包制,就是永远包给农民,不是说30年不变或是50年不变是永远不变,使农民享有事实上的土地的所有权。这样就是针对目前这个乱占耕地,说明这些个情况。使得由过去的口号和所谓政策的软约束这都是软约束变成法律和体制的硬约束。

  半小时观察

  虽然我国已经连续六年实现了粮食增产,但今年的异常天气还是带来了最近的粮价波动。这让我们看到,整个粮食生产体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粮食生产方式并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分散的个体种植仍然占据了主流地位。根据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我国现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亿户,农业从业人员3.42亿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数量只有越南和韩国的1/2,印度的1/3,日本的1/12,英国的1/60,美国的1/300。这样的经营规模,导致种粮农民在灌溉、排水、机耕、植保、化肥、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的相对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缺少相应的服务主体,农民在市场信息、价格判断上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从粮价中获取更高的收益。打击游资炒作、动用库存调配固然重要,可在稳定粮价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粮食生产中这些结构性矛盾,真正从粮食数量安全跨越到粮食体系安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玉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