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有鹏:给民族文化足够发展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19:48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两年来,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受到雨雪冰冻、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极大破坏,对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和“4·14”玉树大地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传承人的生命和心灵带来了戕害。“人亡艺绝”,这让地震灾区文化工作者和学者有了更直接、更切身、更深刻的体会,也由此增加了更多有识之士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紧迫感。

  所以,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中,更要重视发掘民族文化中蕴藏的心灵和精神层面的深刻内涵,发挥民俗仪式在心理安抚和慰藉方面的优势,让人们“心安”地重新焊接、缝合少数民族文化受损的悲悯裂痕。从另一个角度看,灾难也可以成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多年来一直处于汉藏之间的羌族文化遗产,因地震灾害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倡导发起的“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项目,已不断推出重大成果,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尊重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表达。尤其要尊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及其文化群体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理应成为民族文化的解释者和享有者。

  背景链接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民族语言数量超过80种,使用人口约6000多万人。其中,22个民族使用着28种文字,使用人口约3000多万人。多语种、多文种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语言文字在我国的使用空间非常广阔,也使它们成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的人类口述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先后有26项列入,其中少数民族项目10项,而被列入3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2项是少数民族项目。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165项;2008年6月第二批公布510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482项;2010年5月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遗名录190项,少数民族项目106项。至此,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发起“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深入云南、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通过对当地民间音乐传统和传统手工技艺的挖掘、整理及艺术再现,推动具备独立创造和文化发展能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可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国际国内都受到格外重视。这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时代理念的具体体现。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锦强)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彼得·菲利普斯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23 期特别策划 “ 保护文化遗产 守住民族之根 ” 系列文章之一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其第29届会议上首次就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可能造成的影响展开讨论,此后,世界上许多文化遗产保护组织都就该议题进行了调研。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已经在积极调查气候变化给文化遗产带来的冲击。在澳大利亚,相似的工作已经开始用来识别气候变化给遗产地所带来的主要威胁的类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世界遗产的报告确定了两个主要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地造成的影响,这两个策略是:减弱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遗产地进行监测并使其适应气候变化。尽管极端的气候状况给文化遗产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给文化遗产带来的潜在威胁大部分来自气候的逐渐变化。

  最绿色的建筑是已经建好的建筑

  有一些对文化遗产地包括世界遗产的威胁,还没有被世界遗产中心列入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引起的潜在威胁的评估中。其中包括,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传统建筑比现代建筑消耗的能源更多,在各国政府号召节约能源以减小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个评估已经导致一些人倡议用现代建筑取代传统建筑。一个例子就是,英国牛津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40%房屋报告》建议拆除英国最浪费能源房屋的速度应该是现在的4倍。而这样大规模拆除历史建筑对一些历史城镇的影响是致命的,比如在世界遗产地区爱丁堡。

  因此,遗产专家们质疑这些评估结果,一个主要的疑点是,新建筑的能耗需要包含拆除原有建筑和再建新建筑的消耗。假如我们希望重建可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那么新建筑需要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节省足够的能源。但是,据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即使一栋新房子被设计得在日常生活中不消耗能源,那么重建也只能在30年以后才能使这项工作“收支平衡”,因为拆除使原有房屋的能量消失,并且拆除和重建本身也消耗大量能量。在美国,这个结论被描述为:“最绿色的建筑是一栋已经建好的建筑。”

  即使重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能源收支平衡,忽视历史建筑在能耗方面的问题也是不负责任的,因此对于历史建筑的能耗状况及如何改进的研究也很多。一些对传统建筑消耗过多能量的推断,是由于在评估过程中缺少精确的数学模型造成的,因为这些模型针对的是现代建筑结构而不是传统建筑结构,所以并不能反映实际的能耗。其他问题还包括对传统建筑维护的不足,最近一项在爱丁堡世界遗产地区的调查显示,“我们可以在不损害传统建筑历史特点的同时降低其能耗”。

  然而,在一些人认为遗产地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部分原因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保护遗产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的一部分。除了保留现有建筑包括遗产建筑可以节省其内在能源之外,保护的哲学(倡导有规律的维护和修补现在的结构,使之不至于坏到不可修补)代表了建筑物持续低能耗方针的基础。这一哲学也鼓励了管理任何资产的一种长期手段,而不是由政治制度衍生的短期效应,这种效应一般都不超过下届选举之前;也不是更加短视的经济制度——只在一个财务年之内生效。

  文化遗产维护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

  许多世纪以来,很多因其文化意义被珍视的传统建筑形式适应了气候状况,优化了能源使用。如果对这些建筑加以保护,我们可以在能源再次变得昂贵且不足的未来再次使用这些对策。传统的中国四合院可以作为一种都市高密度下的居住模式,是一个低能耗和提供可以接受的生活质量的例子。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保护遗产地还有其他的好处。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而可能导致的个人生活方式和物质环境的快速变化将会使许多人感到不安,保护他们珍视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有意义的部分可以减少物质和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这就是许多人在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之后选择重建他们所熟悉的环境的原因。除了可以给我们讲述过去,在不安定时期,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我们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彼得·菲利普斯)

  给民族文化足够的发展空间

  作者:高有鹏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23 期特别策划 “ 保护文化遗产 守住民族之根 ” 系列文章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的文化概念,这个文化概念强调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内容。但是,一些人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与落后结合起来。甚至直到今日,还有相当多的人给传统作了一个简单的鉴定,叫“封建迷信”。

  今天,我们常常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国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组织专家论证,在各个地方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说移风易俗要汲取精华。应该说,这里面仍然包含着一种误读。封建迷信这个概念涵盖不了传统,并且它本身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了。

  不是说传统没有用,也不是说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没有意义,而是我们对于传统理解得太少。传统的博大精深,思想文化的厚重,这些文化财富我们又懂得多少呢?正是因为不懂,所以才那么容易丢弃。

  过去,我们常常把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等同于封建落后,但是,像“仁、义、礼、智、信”,像“礼、义、廉、耻”这些特殊的概念,它们仍然可以适用于现代文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仁、义、礼、智、信”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理想人格。仁,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人对于他人的爱护,这种与人为善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义,即对于一个民族多数人群利益的维护;礼,要求人与人之间讲究知识,讲究空间的合理使用,讲究大家共同遵守一种特殊的知识空间;智,即崇尚智慧,崇尚科学,崇尚知识;信,我们现在讲究法治社会,一切要讲究诚信。

  有时候,民族文化遗产可能表现出一种与时代并不完全合拍的形态,但是它也有合理的成分,所以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绝对化。我们保留传统节日,绝不仅仅是要磕几个头,吃几个粽子,而是要在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的体系上形成一种共识。我们热爱我们的民族,要给民族文化足够的发展空间。这里强调的是对民族精神的维护。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在历史上可能有许多具体的内容,但未必能适应今天的时代需求。但是,在总体上,传统是一种格局,有时候也是一种模式,是我们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思索方式和表达方式。

  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的融入是有特定场合的。在进行文化批评和知识对话时,我们常常由于自己知识经验和出身背景的不同而出现对立,这种二元对立影响了我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体系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共同建构。在建构的同时,有社会分工,也有自然选择。当然,现在对知识的理解也不仅仅归属于传统。比如,对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知识的理解,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但这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维护并不矛盾。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响亮的字眼。在这一背景下,全世界人民都非常注重对自己文化权利和文化尊严的保护,中国更是如此。我们强调,在很大程度上讲,民族文化传统的复兴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做起。我们一方面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光荣历史,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服务;另一方面,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对整个人类社会作出的又一次积极贡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高有鹏)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原正军、杨阳、孙龙、王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