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欧商学院院长雷诺:做喜欢的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18:31  南方人物周刊

  中欧商学院院长雷诺 做喜欢的事

  本刊记者  陈磊  实习记者  柯文浩  发自上海

  在这位老人和同事的努力下,中欧以借来的教室起步,根据《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排名,2009年,中欧 MBA 课程升至世界第八,悄然坐上亚洲商学院头把交椅

  巴塞罗那—上海,上海—巴塞罗那,巴塞罗那—上海……今年9月,佩德罗·雷诺第三次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下了飞机,他常见的状态是:一头扎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办公室。

  “别看都65岁了,每次十多小时的长途飞行,几乎都不倒时差。”中欧的员工袁梅为雷诺充沛的精力感到惊讶。

  雷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下简称“中欧”)的院长,创始人之一。这位面目慈祥的长者,也是享誉世界的学者——曾在哈佛、密歇根等多所大学任教,在全球各地创办多所商学院,担任国际管理学会会长多年。

  “萨缪尔森是我很好的朋友,曾在我家吃过饭。还有彼得·德鲁克,和我也很熟。”雷诺说。

  从1984年开始,在这位老人和一帮同事的努力下,中欧以借来的教室起步。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排名,2009年,中欧 MBA 课程升至世界第八,悄然坐上亚洲商学院头把交椅。

  “这是团队的功劳,不能算在我一个人的头上。”雷诺说,“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

  “这个危险的国家”

  在中欧一楼的大厅里,摆放着十几张材质上乘的西班牙进口木桌,为学员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便利。甚少有人知道,这些桌椅,都是雷诺亲自拉来的“赞助”,“从西班牙空运而来”;还有电梯,雷诺曾亲自跑到一家瑞士电梯公司,软磨硬泡,让对方捐了两部;教室的窗户,是西门子在法国的一个生产商,免费给中欧打造的……

  在雷诺的努力下,中欧的很多设施都没花钱。“我不认为这是在求人,因为这对他们(赞助企业)有帮助。”雷诺说,由于企业捐赠,中欧可以降低学员学费,而且,学生们会记得这些企业。

  多年来,仅雷诺一人,就为中欧拉来超过1亿元的赞助。但是,作为校长的他,在中欧工作了二十多年,没领取过一分钱工资。“连往返中国和西班牙的机票,都是他自掏腰包。”

  当然,雷诺并不是一个活雷锋,他的收入来源是:风险投资公司、企业咨询、公司董事,还有教书。并且,他不觉得在中欧义务工作有什么特别——“我喜欢这么干。”当年,他的一位哈佛老师也这么干过,他“只是学习而已”——“最初的动机,就是当时发现中国缺乏工商管理的人才。”

  那是1984年,第一次来到北京的雷诺,看到了经济即将起飞的中国以及改革开放的潜力,他想,这应该是一个需要专门商学院的地方。在雷诺等人的热心操办下,国家经委与欧共体共同创办了中国-欧洲共同体管理项目(1989年更名为中国-欧洲共同体管理中心)。

  欧盟给予的资金十分有限,中国政府借了一栋楼供管理中心使用,“每天走进这栋楼的时候,都会担心这楼是否会突然塌掉。”

  “当时,很多外国人都不了解中国,认为这是个危险的国家。但当你来到中国之后,和中国的政府、学生交流,你可以意识到,中国其实也想要追求繁荣,可那个时候很多国家并不知道这一点。”

  一开始,中欧的项目很小——彼时的中国,甚少有人知道MBA为何物,师资当然匮乏,第一年,不得已,雷诺只好让自己的教授朋友临时“客串”教师。“谁能想到中国能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呢?!”雷诺说。

  “我猜测他是男孩”

  现在,65岁的雷诺在中欧讲授创业学,他对学员的要求是:自己启动一个商业项目,“不一定要真正办起来,但是你必须清楚其中的每一个步骤”。而他自己,已经创建了4个风险投资公司——帮助创业者创办了20多家企业,最大的一个,在西班牙已经雇佣了超过1000名员工。

  “我帮助别人去创业。”雷诺说,他在中欧也有一个风险投资公司,1000万欧元的规模,如果有中欧学员想创业来找他,“商业计划通过评审后,一般每个项目会给30万欧元左右的资助。”

  作为全球范围内最早一批研究“创业学”并身体力行的学者,雷诺的经历,也充满了创业色彩。

  早年,出自西班牙平民家庭的雷诺,住在巴塞罗那的贫民窟,他家附近有个火车站,过往的都是拉煤车,还有很多专门产煤的工厂。“那个地方到处都是烟,天都是黑的,每个煤矿工人都穿着制服,下班骑自行车回家。”

  若干年后,当雷诺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感觉北京和童年的巴塞罗那“完全一样”,这让他“很有亲近感”。

  这个贫民窟中长大的少年,对红色中国充满了好奇——西班牙政府要求所有国民断绝与共产主义世界的联系,带着一股逆反情绪,雷诺通过“地下手段”弄来一本法语版的《毛泽东参考》,津津有味读了起来。

  “你不能阻止人们去学习。”他说,“如果当时被政府发现了,我肯定要去坐牢的。但是,现在,你知道,一切都放开了。”

  到哈佛攻读博士时,“拖家带口”的雷诺,还是生活拮据——毕业前夕,为了提前订便宜的机票,他甚至猜测尚未分娩的孩子性别。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我们无法判断快出生的那个孩子是男是女,但又必须替这个孩子订机票。不定名字就没法给这个孩子订机票了。”

  雷诺说,他“冒险”猜测自己的这第三个孩子是男孩,并为尚未出世的“儿子”起了名字,然后,才订了机票。

  “每个人都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不仅仅是纳税。”雷诺说。

  当年,哈佛商学院有一位大教授,热衷于在世界各地创办商学院,且不求回报,这给了他重大影响。因为,随着商业世界发展、全球化企业出现,战争终将变得没有意义乃至消除。

  “感谢中国的帮助”

  作为一名讲授创业学的教授,出身于哈佛商学院的雷诺,将在中国办中欧也当做了自己的一次创业,不仅为其制定详细发展规划,甚至连MBA和EMBA的具体实施方案,“都展示给上海市长看过”。

  那是中欧项目成立十年的时候,在北京惨淡办学的团队,从北京迁至上海,雷诺记得,开学时,全校只有30名MBA学员,“校园没建好,只好借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室,作为临时教学场所。”

  如今,中欧仅上海校区,就在60亩校园的基础上,又扩建了3.6万平方米的建筑。2010年4月,占地3.3公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新校区,已经落成并将投入使用,这让雷诺很开心。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你都要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即使当时只有那么小的规模,但我仍然认为中欧会有很大的潜力,最后,我们做到了。”

  雷诺说,当他请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来设计校园时,“很多人不相信,会办成这么大吗?”

  实际情况是,1994年至今,中欧已培养MBA和EMBA毕业生近10000名,培训经理人80000多人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更多关于 中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