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傅莹:践行中国外交新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15:22  国际先驱导报
傅莹。 傅莹。

  【先驱人物·傅莹】

  【主题】傅莹:践行中国外交新方式

  【作者】本报记者 王亚宏 发自伦敦

  【人物简介】

  傅莹,女,蒙古族,现年57岁,外交部副部长。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副部级外交官。

  【先驱语录】

  ★西方应该冷静下来,尝试看看中国的本质,而不是一直猜测,强行向这幅画加上自己的色彩

  【提要】傅莹是少有的能够拿智慧和魅力作为武器的大使,既不乏幽默感,又坚持原则,她对柔性外交的运用值得称道,人格魅力令人折服

  【正文】

  今年冬天,伦敦常见的哥特式建筑里,不会再有一个女子柔声细语地向人们讲述他们从未去过的中国。驻英三年的中国女大使傅莹已于2月归国出任外交部副部长。

  一直以来,她总是款款地站在台上,妆容精致。“很有风度,而且是可能保持一种迷人的气质。”英国贸易投资署负责投资战略的副署长简·哈德利回忆说。接着,哈德利似乎又沉浸在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往事中,“我听过她的几次演讲,她讲得总是很有意思,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比如,有一次我在博物馆听她说到一种粮票,那样的中国是我以前从没有想到过的。”

  三年来,傅莹把自己独特的演说风格传递给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她自称“一个天生的游牧者”,从来不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拘囿在英国珀特兰街使馆办公室和英国外交部的两点一线。从英国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到伦敦时装周的T台秀,从深入有“避税天堂”之称的泽西岛做调研,到伦敦金融城里银行家举办的早餐会,这位精力充沛的外交官的身影活跃在各种场合。

  【小题】“魅力攻势”坦率富有人情

  傅莹一直强调公共外交需要多说话,说明白话,凡是涉及中国的问题,都应该设法让中国的声音通达国际社会,并且要学习采用在不同语境中也能听懂的语言和表述来说话。对此,她坚持身体力行。

  在日不落帝国日薄西山后,文学作品就已经成了人们最引以为豪的遗产,表示对英国的文学感兴趣,就像是老外夸奖中国的四大发明一样让人高兴。而傅莹,恰恰抓住了英国人的痒处。翻译出身的她有着文学化的语言,她称自己在英国一直追寻喜爱的英国名著作者的足迹。她告诉英国朋友,简·奥斯汀临窗撰写《傲慢与偏见》的小圆桌在她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博朗蒂姐妹汲取灵感的荒原引发她无限的遐想;威廉·华兹华斯静谧的湖畔故居让她流连忘返。虽然不清楚忙碌的傅莹有多少时间来通过阅读与这些已故的作家进行精神交流,抑或这些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英国肯德大学寒窗苦读时的积累,但她的这些描述极大地拉近了她和英国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她和身边的人进行工作交流。

  当然,在公共外交中,危机公关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从北京奥运火炬接力遭骚扰到英国公民阿克毛由于贩毒在中国被判处死刑……一系列事件中,面对英国国内泛起的批评中国的声音,傅莹总是耐心地交流和沟通,努力达成谅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新疆“7·5事件”后,傅莹在短短一周后就在英国《卫报》上发表了文章《新疆是个好地方》,从那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谈起,告诉英国读者现在有许多内地人在新疆参与建设,例如在棉花的收获季节,就会有许多内地农民到新疆打工。也有许多新疆人在内地打工、经商和学习,维吾尔人活跃在内地的许多大城市,北京的一些新疆特色餐馆就很叫座。通过这些细节,她让英国人了解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流淌在代代中国人的血脉中,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的基础。

  傅莹的沟通技巧被英国人称为“魅力攻势”,在外交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2009年,傅莹被英国《外交官》杂志评为年度亚洲外交官,在伦敦凯越丘吉尔饭店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在介绍傅莹获奖背景时这样描述,“她为增进英国及欧盟对其祖国的理解作出了巨大努力,她以前所未有的坦率及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来阐述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的处境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内外政策。”

  “坦率及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这正是傅莹公共外交的魅力所在,也正像《金融时报》主编巴伯所评价的,傅莹是少有的能够拿智慧和魅力作为武器的大使,既不乏幽默感,又坚持原则,她对柔性外交的运用值得称道,人格魅力令人折服。

  【小题】“叶公好龙”的故事和隐喻

  2010年1月底,站在海德文华酒店的讲台上,傅莹面对下面数百名有头有脸的英国来宾,用她流利的英语开始给英国人娓娓道来——从2007年至2010年卸任时,英国人甘愿做她的忠实听众。

  “从前中国有位姓叶的先生,他十分迷恋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有一天,龙都忍不住亲自来看看这位热情的‘粉丝’,可当叶先生真正看到龙现身时,却被吓坏了。”

  傅莹充满东方韵味的讲述引来台下会心的笑声,而作为讲故事的人,傅莹已敏锐地察觉到顺风顺水的中英关系应该避免出现“叶公好龙”般的困境。虽然中国确实值得英国迷恋:3年来,中国在英投资增长了6倍,留学生和游客人数也在以双位数增长,英国也保持了欧盟对华最大投资国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但一团和气之下,中英关系却也有隐忧。这几年来,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英国一方面表示欢迎中国崛起,但实际上却并不了解中国。在英国最大的书店水石书店的检索系统中,和中国有关的书籍达上万种,但这惊人的数字并不能说明英国人对中国知道多少,因为除去旅游、投资和学汉语三大类外,剩下的书并没有多少。更何况,其中还有一些书籍充满了偏见或幻想性的描述。

  通过“叶公好龙”的故事,傅莹告诉英国人只有尽快消除成见,更好地了解中国,双方才能认识到彼此的不同和多元化,才能建立以理解和尊重为基础的稳固的双边关系。讲完这个故事后,英国男高音歌手哈德逊唱起了《今夜无人入眠》和《告别时刻》,因为这确实是个告别时刻,一周后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外交官将回国履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小题】留给英国的中国粮票

  【楷体】“你知道吗?在伦敦没有人对她调往北京升职感到惊讶。”

  “为什么?”

  “她在英国担任大使时表现出了卓越的工作能力和个人魅力。很明显,她绝对有这个能力胜任现在的职务。”

  “她的特点是?”

  “她很机智,有着坚定的信念。她的演讲是人性化的表达,主旨直截了当,思维很有条理,清楚地告诉大家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楷体止】

  就像体味一杯咖啡的回香一样,英国《每日电讯报》国际版主编阿德兰·迈克尔斯显得兴奋而又沉醉。

  当然,在英国留下故事外,傅莹还留下了令哈德利印象深刻的粮票。临行前,傅莹把这些当年母亲留下的粮票赠送给了大英博物馆,供“世界历史”活动展出。她说,捐赠的粮票最晚是上世纪90年代发行的,说明中国解决粮食问题是不久以前的事情。中国经过几代人艰苦不懈的努力,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相对宽裕的大国。西方有人担心中国强大了会成为威胁,希望今后来大英博物馆的参观者看到这些粮票,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过去的发展历程,也能明白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在大英博物馆的捐赠人名单上,还包括傅莹的同行、100多年前的英国驻华大使额尔金,此人也向博物馆捐献了一些中国文物——他曾主导了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当皇家文物和普通人的粮票放在一起时,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无疑会更加了解中国发展的真实历程,这可能也是傅莹讲故事的一种方式。

  【小题】纵马驰骋的游骑兵

  从海外回到北京,在成为继1974年王海容之后中国第二位女性副外长后,傅莹被放到了聚光灯下,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打理整齐的满头银发、精巧的窄框眼镜以及永远都得体的服饰,让初见她的人很容易想起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英国著名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米兰达。只不过,米兰达的影响力是在时尚圈呼风唤雨,而从内蒙古大草原里走出来的傅莹则在外交界继续扮演骁勇的游骑兵角色,而现在,她又有更广阔的领域纵马驰骋。

  虽然傅莹仍保持着以往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但毋庸讳言,在新的岗位上,有更多的人能够听到她讲故事,而且这些听众的影响力也更大更广。比如今年6月,傅莹就给26位欧洲驻华使节及夫人讲述了中国西部的变化。

  “30年前,我作为学生来到这里。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沙漠,只有一条路,一座警察局和一所邮局。”带领欧洲驻华使节考察团来到鄂尔多斯的傅莹向欧洲外交官们讲起过去的事情,“我们寄宿在老乡家。每天早上睁开眼,房子都被沙子埋了一半,男主人每天早上要早早出门,拿铁锨把房子给挖出来。”

  她说,现在的鄂尔多斯当然不再用铁锨挖房子,因为政府动员农民们种树致富,农民通过这种方式,一年就能收入至少两万元人民币。显然,不到鄂尔多斯,不听到傅莹讲述的过去和现在,这些欧洲使节们恐怕永远也想像不出,短短30年间,这片曾经荒无人烟的大漠何以能被建设成为这样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

  舍弃了经济发达的东部,而带领欧洲外交官进入广袤的中国西部,这需要勇气,更需要远见。

  “我觉得自己会留下几个句号,但留下很多的逗号,我开始了一些事情,却完成得不多,但道路已开出来了。另外还有几个问号,将会在未来得到回答。”卸任驻英大使时,傅莹曾如是总结。这番意味深长的表述,既与傅莹在继续中的外交生涯契合,也似乎对应了如今中国外交的新貌——

  傅莹身边,原驻日大使崔天凯、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同时被提任外交部副部长,他们年龄相当,与其他“50后”外交官一起被外界誉为“共和国一代”新官员:曾出使国外、工作资历丰富、能形象地向世界介绍中国……

  “如果再见到傅莹,我最想知道她是否喜欢在英国工作的经历,她会有怎样的评价?”阿德兰·迈克尔斯说。这是他留给傅莹的问号,却更代表着外界对中国外交新主力的世界观的探究。(本报实习记者高丽对本文亦有贡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