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句诗看习近平新年首访发出哪些信息

从三句诗看习近平新年首访发出哪些信息
2020年01月19日 00:20 央视

  原标题:时政新闻眼丨从三句诗看习主席新年首访发出哪些信息

  1月18日是习近平主席访问缅甸的第二天。上午,他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举行会谈并出席一系列活动,下午启程回国,晚上回到国内。这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三次在新年首访中专程去往一个国家。正如他在与温敏总统会谈时所说,通过此访发出三点信息,开启了中缅关系新时代。

  “路遥知马力”: 坚定支持缅甸走自己的路 

  18日上午,习主席的首场活动就是同昂山素季国务资政举行会谈。在过去的十几个小时当中,他们会面了4次,说的很多话语让人动容。

  在前一天他们第一次会面时,昂山素季对习主席说,缅中“胞波”之谊历经时代变幻的考验,只有我们才深知其中的深刻含义。

△庆祝中缅建交70周年图片展展出了宋庆龄1956年访问缅甸参观纺织研究所的照片,陪同她的白衣女士就是昂山素季的母亲都庆枝。那一年,昂山素季约11岁。△庆祝中缅建交70周年图片展展出了宋庆龄1956年访问缅甸参观纺织研究所的照片,陪同她的白衣女士就是昂山素季的母亲都庆枝。那一年,昂山素季约11岁。
△昂山素季的父亲是缅甸独立领袖昂山将军。这是1946年昂山素季(左一)全家人的合影。2016年8月,昂山素季就任缅甸国务资政后,将中国作为东盟外的第一个出访国。习近平在会见时高度赞赏她追循先辈足迹、致力于推进中缅友好事业。△昂山素季的父亲是缅甸独立领袖昂山将军。这是1946年昂山素季(左一)全家人的合影。2016年8月,昂山素季就任缅甸国务资政后,将中国作为东盟外的第一个出访国。习近平在会见时高度赞赏她追循先辈足迹、致力于推进中缅友好事业。

  17日晚上,昂山素季在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暨缅中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上致辞时说,无论缅甸国内形势如何变化,缅甸历届政府均重视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在18日的会谈中,昂山素季说,缅中关系的重要特点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国的支持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捍卫公平正义,对于像缅甸这样的小国格外弥足珍贵。习主席回应说,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中方将继续在国际上为缅方仗义执言,支持缅方维护国家尊严和正当权益。

△18日的午宴期间,昂山素季收到了四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她的母亲都庆枝在上世纪50年代留下的“中国情缘”。(总台央视记者荆伟拍摄)△18日的午宴期间,昂山素季收到了四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她的母亲都庆枝在上世纪50年代留下的“中国情缘”。(总台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17日,习主席在与温敏总统会谈时开宗明义地讲到,希望通过此访发出三点信息,其中第一点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定支持缅甸政府和人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国家发展事业。这一信息也鲜明写入了18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联合声明》之中。

  “江水溯源长”: 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在18日的会谈中,昂山素季说,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在这次访问中,中缅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时代。

  《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在此访之前的四年多时间里,习主席曾与昂山素季有过6次会晤,曾经多次交流命运共同体这一话题。

△ 会谈后,习主席和昂山素季在这里出席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文本交换仪式。(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会谈后,习主席和昂山素季在这里出席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文本交换仪式。(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2015年6月11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由主席昂山素季率领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这是昂山素季的首次访华之行。习主席说,中缅传统友谊历经风雨从未改变,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富,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 1965年12月22日,中国援建缅甸的滚弄钢索吊桥建成通行,成为两国“友谊桥”。△ 1965年12月22日,中国援建缅甸的滚弄钢索吊桥建成通行,成为两国“友谊桥”。

  昂山素季最近一次访华是去年4月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习近平在会见她时说,中缅“胞波”情谊深厚,共饮一江水,是命运共同体。

  习主席新年此访标志着中缅致力构建命运共同体迈出重要一步,接下来就是要抓好落实。

△近年来,中缅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2011年5月31日至6月7日,中国赴缅国际复明医疗队在缅甸仰光开展“光明行”活动,为248名缅甸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手术。△近年来,中缅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2011年5月31日至6月7日,中国赴缅国际复明医疗队在缅甸仰光开展“光明行”活动,为248名缅甸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手术。
△2014年,缅甸在洛阳白马寺捐建了缅式风格佛殿。△2014年,缅甸在洛阳白马寺捐建了缅式风格佛殿。

  在此访中,习主席引用了上个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写的一句诗,“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中缅两国传承胞波情谊,共同致力于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将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这正是习主席此次访缅成功传递的又一个重要信息。

  “水涨荷花高”: 积极推进务实合作 

  回望历史,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缅之间就开通了一条“金银大道”——川滇缅印古道,即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习主席在此访的署名文章中说,中国盛唐时期,缅甸骠国王子率领舞乐队不远千里访问长安,著名诗人白居易挥毫写下千古绝唱《骠国乐》。

△这是缅甸曼德勒市“胞波博物馆”里的一幅展品,用缅甸刺绣再现缅甸骠国乐舞的华丽场景。△这是缅甸曼德勒市“胞波博物馆”里的一幅展品,用缅甸刺绣再现缅甸骠国乐舞的华丽场景。

  2017年5月,中缅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建新时代的“金银大道”。2018年,缅甸成立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亲自担任主席。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的先导项目,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于2010年6月开工,包括原油管道项目和天然气管道项目,其中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投产运行,原油管道在2017年正式投产运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的先导项目,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于2010年6月开工,包括原油管道项目和天然气管道项目,其中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投产运行,原油管道在2017年正式投产运行。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建成7年来,不仅为中缅两国提供了稳定安全的能源供给,也造福了管道沿线的两国人民。△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建成7年来,不仅为中缅两国提供了稳定安全的能源供给,也造福了管道沿线的两国人民。

  1月17日,习主席在与温敏总统会谈时说,希望通过此访发出的第三点信息是,中方愿同缅方积极推进务实合作,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同缅甸发展战略对接,使双边互利合作结出更多硕果,造福两国人民。

  在1月18日与昂山素季会谈时,习主席列出了务实合作的具体路线图,包括加快发展对接,建好经济走廊;聚焦龙头项目,加强互联互通;扩大贸易投资,密切地方合作等。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文本交换仪式,涉及政治、经贸、投资、人文、地方等多个领域。

△《时政新闻眼》在内比都大街上看到这样一条缅甸语横幅,翻译成中文是“热烈庆祝2019年缅甸全国通电率实现50%”。(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时政新闻眼》在内比都大街上看到这样一条缅甸语横幅,翻译成中文是“热烈庆祝2019年缅甸全国通电率实现50%”。(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在此访中,习近平强调,中国开展对外合作从不强加于人,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你输我赢、单边通吃。中方愿同缅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稳步推进中缅经济走廊重点合作项目的建设,更多惠及当地人民。

  这让《时政新闻眼》想起了2013年4月习主席曾经说过的一番话:缅甸朋友常说“水涨荷花高”。中国坚持睦邻友好政策,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包括缅甸在内的周边国家。这就是中国的合作之道。

△离开缅甸前,习主席还会见了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2011年3月出任国防军总司令至今,他曾多次访华。2013年10月,习主席曾在北京会见过他。(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离开缅甸前,习主席还会见了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2011年3月出任国防军总司令至今,他曾多次访华。2013年10月,习主席曾在北京会见过他。(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18日下午,在习主席结束访问启程回国时,缅甸四架战机起飞护航。这种送行时护航的情形并不多见。

△这是机场送行前的场景。(总台央视记者李铮拍摄)△这是机场送行前的场景。(总台央视记者李铮拍摄) 

  短短一天多时间,习主席在缅甸出席12场活动,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习主席的新年首访发出了鲜明信号,也作出了精彩示范。

  习主席新年首访带火了一个词——“胞波”

  在缅甸语中,

  “胞波”意为一母同胞的兄弟

  关于中缅深厚情谊的形容,

  缅甸谚语说:同住一村头,同舟共出行。

  陈毅元帅赋诗: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

  在生活中,

  你对好朋友有什么样的昵称?

责任编辑:吴金明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