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 听习近平讲中国传统文化

春节到 听习近平讲中国传统文化
2020年01月21日 19:09 央视

  原标题:春节到!听习近平讲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农历新年将至,辞旧迎新之际,万家团圆,五洲同庆。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向来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赋予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春节到,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谆谆话语。

△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稳定的精神基因,积淀了我们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了解学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情况。他看到正在练书法的同学们,谈到殷墟甲骨文距今已经3000多年,几千年以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积淀。他强调,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鼓励同学们要坚持练习书法。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同学们△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同学们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致贺信。他谈到,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致贺信△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致贺信

  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延续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话语,意味深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在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习近平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2013年11月26日上午,习近平在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2013年11月26日上午,习近平在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倡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对我国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他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之际,习近平给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286名孔子学院校长、院长回信。他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之在当今世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华民族拥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中华传统文化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