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明“十四五”“教文卫体”新坐标

习近平指明“十四五”“教文卫体”新坐标
2020年09月25日 00:04 新华社

  原标题:总书记指明“十四五”“教文卫体”新坐标

  继基层代表座谈会后,时隔仅几天,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了谋划“十四五”第七场座谈会。

  这场座谈的主题聚焦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这几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民生关切”。

↑座谈会上,10位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和代表先后发言。(图片: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饶爱民)↑座谈会上,10位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和代表先后发言。(图片: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饶爱民)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四五”以至2035年中长期,民生问题呈现哪些新趋势、人民群众有怎样的新期盼?我们该如何做出新规划、拿出新成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长期跟踪调研的课题。

  一个重要的视角摆在观察者面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着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正是“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时代新人新坐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十四五”时期培养的人才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正是干事创业的“当打之年”。能否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新中国百年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考验着“十四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透露出两个关键性信息。

  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办好思政课,是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去年3月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今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前几天,总书记赴湖南考察时,又走进了小学和大学里的思政课教学现场。

↑9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同正在上思政课的同学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9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同正在上思政课的同学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枝一叶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时代新人必须准确认识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的新方位,来路不忘祖、奋斗知方向。

  二是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办教育。例如,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再如,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正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

  文化建设新高度

  文化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理想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无论这次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谈中国文明探源,还是科学家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谈人类古基因研究,都说明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 9月22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9月22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进而,他用四个“重要”阐述文化在未来五年国计民生中的坐标——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

  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四五”时期正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书记将文化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身处伟大变革,越是在国家发展的重要节点上,越要重视文化的特殊作用。

  健康需求新期盼

  进入“十四五”时期,健康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

  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这与2016年8月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讲话相比,新增了“就近”两字。

  细微之处折射改革温度。从身边的医疗服务做起,让健康更加“可及”,提升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努力应是永无止境。

  抗疫中,总书记提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制定国家中长期规划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360度、365天的健康保障绝非易事。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新期盼?座谈会上总书记指明方向,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发展,要站位全局、着眼长远,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拿出实招硬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体育强国新路径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健康强,体育才能强。

  在体育领域,座谈会中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十四五”时期的体育改革发展,就要在推动体育和医疗融合、体育和教育融合上下功夫。确保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参赛和办赛任务的完成,更好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独特作用。

↑ 9月22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9月22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教、文、卫、体,每一项都兹事体大,彼此间都互相交织。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对标座谈会上提出的一个个民生靶心,只要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增添新动力、开创新局面。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

  统筹:何雨欣、王敏

  主笔:陈芳、王琳琳

  视觉|编辑:苗夏阳、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张迪 SN230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