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初心印记 | 刷屏最美家乡河的“前世今生”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绿色之本。蓝色星球上因为有了水,才有了鲜活的生命。
回望历史,人类四大文明无不与水息息相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不尽长江,跨峻岭险滩,连结起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浩浩黄河,纳千湖百川,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兴修再到京杭大运河通航,一部中华文明史,俨然是一部中华治水文明史。
上世纪90年代,发源于福建省戴云山脉的木兰溪水畔,也在上演着一个治水故事。
清清木兰溪,悠悠长河水。
木兰溪虽以溪命名,却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它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从茫茫群山中奔流而下,迂回曲折,蜿蜒变宽。
流经莆田时,因东邻大海,地势低洼,凡涨大潮,海水回头倒灌,盐碱灼地,洪水频发。
“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正是莆田水患严重的真实写照。世世代代的莆田人饱受水患侵扰,从唐朝开始,就在为治水而不懈努力。
公元1064年,福州长乐女子钱四娘倾其家资围堰筑陂,但因陂址选择不当,刚筑成即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愤而投水自尽。
受钱四娘的治水精神感召,后人又在1083年建成了木兰陂,为雨季奔腾汹涌的溪水扎上“腰带”,至今仍发挥着引水、蓄水、灌溉、防洪、挡潮、水运等综合功能,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拒咸蓄淡的典型代表工程。
木兰陂展现了古人治水的决心和智慧,却没能让莆田人民就此告别洪水的袭扰。
1952年至1990年,木兰溪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大洪水,每4年发生一次中洪水,小灾几乎年年有。
木兰溪防洪问题,也牵动着当时正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的心。1994年起,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沿海岸线组织开展“千里海堤”建设,习近平同志主管全省农林水工作,木兰溪治理的报告摆上他的案头。
木兰溪是软基河道,弯多且急,冲刷剧烈。要建设一道能抗御30年一遇洪水的堤防,工程技术上必须“裁弯取直”,但是这会给水系生态带来一定影响,为此多个裁弯方案在当时争持不下,难以定论。
习近平同志对此给出的意见是一定要“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到底如何决策,还要听取水利专家的意见。
1999年4月1日,在基层调研的习近平同志了解到福州正在举行一场全国水利系统的学术会议,便让莆田市的同志到会上“找更权威的水利专家,帮忙共同攻克难题”。
时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窦国仁和妻子联袂接受了这一课题,并在南京水科院建立起国内首个“软基河道筑堤”物理模型。
然而,还没等到正式开工,1999年10月中旬一场台风过境,又让木兰溪转瞬成灾:全流域近6万间房屋倒塌、45万亩农田被淹,近3万群众转宿他居、2万学生被迫停课……
10月1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赶赴莆田指导救灾。面对当地干部群众,他语气十分凝重:“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下,由国内水利权威专家为木兰溪治理设计的全国首个物理模型在木兰溪张镇段进行试验。同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来到木兰溪调研试验结果,确定成果可行,已具备开工条件。此行,习近平同志还亲手在蒲坂小学种下了一棵榕树。
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木兰溪防洪工程现场,参加水利义务劳动。当时正值天寒地冻的时节,寒风瑟瑟,但习近平同志挖土、装土,劳动了很久,竟然出汗了。
习近平同志在现场说:“今天是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工的一天,我们来这里参加劳动,目的是推动整个冬春修水利掀起一个高潮,支持木兰溪改造工程的建设,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至此,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拉开序幕,历经四期工程、几届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拓展木兰溪治理工程。
如今,弹指21年过去,当年那棵榕树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成为村民夏日纳凉的好去处,而由习近平同志亲手推动的木兰溪治理工程,历经巩固、提升和发展,也让兴化大地换了人间。
这是利用木兰溪流域旧河道开挖成的人工湖——玉湖。当地在此结合周边公共绿地,建设公共建筑,实现了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莆田从“福建省内唯一一个洪水不设防的设区市”,跃升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木兰溪,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获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
“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治水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
善治国者必重治水。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治水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同样重千钧。
一片片海域、一条条河流、一个个湖泊、一湾湾溪水……无不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牵挂。
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牢牢把握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紧紧围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今天,壮美的中国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河水泛漪、湖水荡波、溪水潺潺,绘就出水清鱼乐岸绿人欢的生态画卷。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