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媒体:共享单车入严冬 不应将这种模式一棍子打死

媒体:共享单车入严冬 不应将这种模式一棍子打死
2018年12月01日 16:50 新京报

  原标题:共享单车成败考验城市精细化管理丨新京报快评

  在共享单车的严冬里,不应当将这种模式一棍子打死。

▲图片来自新京报。▲图片来自新京报。

  文 | 沈彬

  共享单车ofo押金退还时间,现在越来越长了,由初期的“秒退”,变为0~3个工作日,此后再延长至0~15个工作日。ofo还甚至被曝出退押金居然与理财平台做业务捆绑,“押金变投资”。

  在另一方面,街上的共享单车越来越难找了,早晚高峰“车到用时方恨少”。路上零星可见的几辆车,常常扫完码才发现是坏的。曾经被塞得铺天盖地的共享单车,如今想找到一辆好用的都需要拼人品了,这已经是上海、广州、济南、长沙、西安等大城市的无奈现实。

  对于之前共享单车“资本发烧”、挪用押金的问题,当然应该质问、纠正。但在共享单车的严冬里,不应当将这种模式一棍子打死。

  共享单车对于倡导绿色出行,缓解大城市出行拥堵,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有着很多的正面的意义,也重新培育了市民的骑车消费习惯。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的相关统计,上海近70%的共享单车出行是用于接驳其他交通工具。随着共享单车等共享交通的持续推广,出租车的平均出行距离呈现小幅延长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而不是选择坐汽车。可见共享单车对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分流机动车流有正面意义。

▲图片来自新京报。▲图片来自新京报。

  如果不是当初各家共享单车的经营方急于跑马圈地,在资本的虚火之下盲目投放车辆,叠加了长期存在的大城市非机动车的路权资源和管理短板暴露,搞得一地鸡毛,共享单车不应该是目前这个凉凉的节奏。

  所以,应该在有序投放、绿色出行、免押金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共享单车2.0的再出发。

  之前,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单车,跑马圈地抢占资源,最后很多进了共享单车“坟场”,针对当时一哄而上的乱象,2017年深圳、上海等不少城市设置了“禁投令”。在“禁投令”施行一年多以后,共享单车已经度过了高烧期间,小鸣单车等多家单车企业已经倒闭,其单车已经无法提供服务;其他企业的单车也存在严重损耗的局面。现在已经不是共享单车供过于求的局面,而是好的单车很难找到,已经打造的市场却出现了供给不足,而新的合规企业却因为之前的“禁投令”进不来。

  实施一年多的“禁投令”实际上催生了ofo和摩拜的双寡头格局,导致市场竞争不足。在共享单车的虚火退去之后,主要矛盾已经从“供过于求”转变为共享单车有效供给不足,而之前的“禁投令”又堵住了市场的准入,没有有效管起双寡头,反而让ofo和摩拜有了牌照资源,形成了新的食利者阶层。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不能把共享单车的模式一棍子打死,经营也不能走粗放的老路,还需要“放水冲淤”,引入新的合规的市场主体和经营模式,优胜劣汰,解决新车不能进、旧车没人动、破车骑不了问题。

  今年9月份,广州市提出“适宜总量控制”的概念:全市共享单车的适宜规模为60万~80万辆,拟按照运营能力打分,引入新企业进行运营。上海方面也有类似动态管理、引进合规运营方的政策意向,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已在牵头制定有关共享单车的规章,将从法制层面对共享单车市场实施常态监管,比如,实施存量内额度调节等措施。之前全国人大代表朱惠英也提出,应给予新企业同等机会进入市场开展共享单车经营业务。

  不能因为共享单车的挫折,就因噎废食,就不想再在这个领域提供精准的管理,一了百了。这对于管理部门可能是最省事的,但是对于已经养成共享单车出行习惯的市民来说,却是不公平的。

  解决共享单车议题,不能从“汽车本位”出发,只盯着“乱相”,还要看到它对于都市短途交通的分流作用。目前共享单车的最主要的问题已经是供给不足,现在的“禁投令”反而是在巩固ofo、摩拜的寡头地位,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新的合规主体,突破目前的僵局,在免押金、有效投放、大数据监控方面实现精准管理的再出发。

□沈彬(媒体人)

责任编辑:余鹏飞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