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新华通讯社> 新闻报道
 


“两会”代表、委员为西部开发建言献策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7日 15:13 新华通讯社

  西部大开发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如何把干部群众的热情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推动西部开发健康有序进 行,一些代表、委员结合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联系西部实际,指出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照科学规律办事

  尹明善委员: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的一项英明决策,国家应当加大投资和技术支持力度,帮助西部搞好交通通讯、 科教基础条件、生态环境建设。但是,世界上没有靠救济变富的家庭,也没有靠扶持而发达的国家,西部大开发要注重培养西 部的“造血”功能,要认真考虑引入市场机制的办法开发。如西部开发应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政策倾斜方 面破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

  石军代表:实施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创造一个激活生产要素的良好环境。拿我们东营市近些年搞 的黄河三角洲开发来说,靠国家投资办企业已经不可能,靠自筹资金能力有限,于是我们提出了“依靠大开放、大招商求得大 开发、大发展”的思路,效果不错。仅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底,我们就引来外部资金2亿多元。

  不搞“补课式”开发谨防重复性建设

  梁长俭代表:西部开发不能光看东部的经验,还要汲取东部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又跟着“补课”,这 样西部交的学费恐怕比东部更多,会严重挫伤群众的积极性,西部可输不起啊!现在国家下大力气搞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因为 以前一些地方搞重复建设生出了恶果,影响到全局的发展。

  达庆利委员:不能简单地把西部开发理解为多搞一些项目,热衷于增加大量投资,一定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资金效益 原则来制定规划。西部应当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与东部地区要有分工,谨防借西部大开发掀起新一轮重复 建设。

  杨念一委员: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当地民族文化和森林生态及自然风光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 发展。

  赵敏光代表:面向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首先需要一个高起点,在利用西部地区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同时,应尽 量发挥科技优势,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避免重蹈亚洲金融风暴使出口严重下滑的覆辙。

  坚持一地一策不搞“一刀切”

  巫致中委员:西部各省、区之间或一个省区的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如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关中 地区之间,差异就很大,云南省的东部和西部也各不相同,新疆天山南北的具体情况大相径庭。所以在研究西部大开发时,要 进行综合的科学论证和决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实施各具特色的开发与发展,不能采取 平面式、单一的开发政策和方式。

  董辅(乃加衣旁)委员:西部地区这样大,只能首先集中开发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带动周边地区,然后再开发条件较 差的地方。应该看到,西部有些地方的条件相当不错,例如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昆明、乌鲁木齐等城市,各方面的条件 并不比沿海许多地方差,完全可以先发展起来。西部开发只能一浪一浪地向前推进。

  吸引外部资金自己首先要营造好环境

  孙国强代表:西部地区的开发重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封闭保守。要从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中 走出来,树立“自己赚钱也要让人家赚钱”的新观念,这样才能吸引到外部资金。今后东西部合作应积极探索按照市场经济的 规则开展互惠互利的协作方式。

  来辉武委员:西部大开发,西部人不能眼睛只盯着国家和东部的支持,要主动改善自己的投资环境。一方面,要搞好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的硬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改善软环境,要制定出优惠的、具体的投资政策和引进人才的政策,坚决 治理影响外来投资者信心的“三乱”行为。

  王超斌委员:西部开发,要改进当地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经济、科技水平,要加强干部培训,实 行异地交流。有了一支廉洁奉公、勤政高效的干部队伍,才能给投资者以信心,才能吸引来人才、资金。(新华社)




相关报道: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参加北京团讨论
相关报道: 云南省长两会上答记者问实录
相关报道: 江苏省委书记:江苏必须构建新的人才高地
相关报道: 一位“种粮状元”的独白

相关专题:两会专题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华通讯社>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