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再沉默》败在硬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3日05:54 北京青年报 | ||
《女人不再沉默》败在硬伤 本报记者报道 中国首部关于“性骚扰”的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今晚将在北京电视台播完。这部电视剧号称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姊妹篇,但从目前的社会反响来看,《女人不再沉默》没有前者轰动:作为去年热播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使家庭暴力成为一时议论的热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了流行语,王学兵因为该剧成了“中国反对家庭暴力公益形象大使”,而《女人不再沉默》至今还没有形成类似的效应。为什么? 从题材来看,两者应该说都选择了一个巧妙的领域:关注女性、关注弱势群体。如果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关注的是家庭内部女性权益受侵害的情况,那《女人不再沉默》关注的是公共领域下女性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两个领域都是社会热点,都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从演员阵容来说,《女人不再沉默》中有李幼斌这类人到中年、阅尽沧桑的实力派,也有娟子这类时常在荧屏露脸的青春派。尽管演员阵容没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么整齐,但是还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有观众评论就认为侯天来扮演的性骚扰者、主编汪显声演得还挺不错,另外涓子扮演的管桂珍也有不少出彩的地方。但是,《女人不再沉默》也出现了不够生活化、不够真实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硬伤太多。 首先是法律上的硬伤。第1集苏静和汪显声到法院听庭审做采访,一群记者集中在法院的大门前,由于门卫不让进,于是苏静就打电话给公安局的朋友董娴让她带进去,董娴来了带着苏静和汪显声长驱直入法院。按照规定,其实参加庭审的必须经过安检才能进入法院。在第7集,事关别人的隐私,苏静怎么能够轻易就查到20多年前的案件记录?而且连供词都拿了出来?第8集作为律师妻子的管桂珍对苏静说想在临终前再告汪显声,我们国家现行的法律规定最长的追诉时效为20年,这一起诉显然已经过期了。此外,在排查金鱼眼的犯罪嫌疑人过程中,既然警察一再强调要保密,那为什么到了金鱼眼所在的工厂,在车间这大庭广众之下随便逮着一个工人就问起来,以至于让在下面修理机器的犯罪分子听个正着? 其次是行业的硬伤。这部电视剧选择了一家名为《时尚生活周刊》作为场景主要发生地,苏静的职业是记者,汪显声的职业是主编。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家新闻单位竟然连所谓的财务制度都没有,作为编辑部主任的金丽丽直接就能够开出支票,可在后面的交代中明明是有会计。在写第二篇强奸案的追踪报道时,汪显声让苏静凭空加上心理学家的一段话,还说“你对我们新闻行业不了解,必须得加上这段话”,这只能说明编剧对新闻行业确实不了解以致伤害了这个行业。 再次是人物性格和穿着上的硬伤。这点观众反映尤为强烈:“戏一开场,第一天上班,苏静就穿着吊带短裙去法庭。纵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应该知道着装的礼仪吧”;“那个苏静既然不想让汪显声骚扰她,为什么每天还穿得那么暴露?!还敢到他家去?!”“大夏天,苏静为何还在脖子处围着丝巾?”还有观众评论:“说实话,这部片子的题材很好,可是演员差(表演痕迹太重),编剧差(内容拖沓,逻辑不符合实际),还有就是女主角的穿衣品位尤其差!” 还有生活上的硬伤。第一集表现斯甜甜被害,作为一个大律师的女儿,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她的舅舅在她生日当天就能够送给她2.5万美元,晚上从舞蹈班回家,为什么没有人来接?即使没有人接,那为什么不打车而是坐公交车回家?即使坐公交车回家,为什么会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下车以致被害?从后面的剧情看,斯甜甜被害的那个公厕离她家很远,实在不明白她回家路上为何要在那儿下车。在第11集,苏静被汪显声报复做内勤去搬水,苏静艰难地从楼梯把水搬上来。可镜头一转,马上她就送局长坐电梯下楼,既然有电梯为何要一层一层地搬?在第12集金丽丽的丈夫为了省水电费自己手洗衣服,可是洗衣服的地方却在铺着木地板的客厅,水溅坏了木地板损失岂不更大?洗衣服为何不到卫生间? 最后是制作上的硬伤。第13集,苏静向费总编反映汪显声的问题时,费的声音突然发生了变化;往后,老彭对苏静说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怎么能这样搞?”出版局李局长说道:“不要让这样的人扰乱我们新闻单位的工作秩序”等都变了声调。可以想见,这是后期删改所造成,但制作的粗糙也可见一斑。 至于其他虽然不是硬伤但欠缺之处就是太抻,苏静和男朋友武正军吵架,武正军的道歉能拍2分钟;签个购房合同本来只是一个镜头,却能拍1分钟等凑戏分的镜头更是屡见不鲜。 其实,克服硬伤更多只是需要时间和精雕细琢,出现硬伤折射的是创作者急功近利的心态。要想成就一部好作品,好题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商业大潮下电视剧制作方急功近利的心态,让《女人不再沉默》得以和观众见面的同时也伤害了它。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