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人安崇根刺杀身亡(组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28 12:53 法制晚报 |
电影《2009迷失记忆》剧照,这部电影描述了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故事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安重根 伊藤博文 文/张燕 小“祸害星” 1841年10月16日,在日本长州藩(今山口县)熊毛郡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一个弱小的男婴降生了。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个不起眼的小生命日后将会左右日、中、朝三个国家的命运,震撼整个世界。他就是曾经四次担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七岁时,他的父亲就负债累累,不得不外出工作,把博文寄养在岳父秋山长卫家。博文身材弱小,但是闻名遐迩的小“祸害星”。孩子们经常分成两队做军事游戏,而博文就会是其中一队的队长。初冬时节,他率领一队人马在作战中失利,为了扭转局面,他把对方诱入干枯的芦苇丛中,然后跑到上风的地方放起了火。结果可想而知,博文的外公不得不替他挨家道歉,“敌军家属”谈起这个小“祸害星”就会面带惧色。 维新志士 伊藤博文的青年时代,接受了当时最进步的“尊王攘夷”的思想,参与到明治维新的浪潮中,成为维新志士。这段时间,他曾多次参与暗杀活动,进行“倒幕运动”。后来又接受了长州藩的密令赴英国学习海军,时年22岁。 在留英的第二年,长州藩与英国开战,他们知道无法与这些强国硬碰硬,因此赶回日本,试图阻止事情的发生,但是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长州藩最终与英国人签订了赔款的条约。不过在伊藤博文等人的斡旋下,长州藩与倒幕的另一大藩萨摩达成了联盟,并且取得了英国人的支持。最终“倒幕运动”获得了成功。在这一过程中,伊藤博文等维新志士功不可没。他们可以说是日本维新运动中的元老级人物。 日本的“李鸿章” 日本“倒幕运动”之后,参与推翻幕府统治的各藩的藩主仍然是大权独揽,伊藤博文最先明确提出了“废藩置县”的口号。之后,他一直致力于日本的“洋务运动”,主持修建了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出访美国,研究美国的财政制度,向政府提出报告和建议,以他们的报告和建议为基础,维新政府建立了金本位制、银行制度和公债制度等,开启了日本金融的近代化之门。随后,他又出访欧洲;回国后,任参议兼工部卿,支持大久保利通推行“殖产兴业”等资产阶级改革,推动工业的现代化。1878年,伊藤博文才37岁,就担任参议兼内务卿,执掌明治政府权力中枢,随后进行了国会开创运动,改革官制,起草宪法,建立内阁制,并且成为首任首相,翻开了日本政治新的一页。几乎同时,中国的李鸿章也在进行类似的洋务运动,这两位中日两国的洋务先驱在十几年之后的甲午海战的对抗中,检验了各自的努力成果。两位人物的对比令人感慨万千。1895年春天,作为中日两国代表的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私下里见面时,伊藤博文曾嘲弄李鸿章,说:“我曾经告诉过您要进行改革,否则我国会后来者居上,现在看看结果如何?”李鸿章无奈地说他不是不想改革,而是在当时中国的环境下无法实现。伊藤博文表示同意,并且说,如果两人换一换位置,李鸿章在日本一定干得比他好。 中朝两国的罪人 伊藤博文当然不是世界主义者,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以日本的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而他们自己的这种利益的赢得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的,这就是那个时代弱肉强食的理论。1894年7月,日本主动挑起甲午战争,伊藤任战时首相。“攻占威海,略取台湾”的作战方针,就是他提出的。而《马关条约》的底本及其苛刻无比的条款也是由伊藤圈定的。 日俄战争后,他迫使朝鲜成为日本保护国,在汉城设立统监府,并且任首届统监。在他刚到任的时候,朝鲜朝廷准备了最隆重的礼节迎接他,并且打算投这位风流宰相所好,在宫中的游园会上准备了美妓的舞蹈。但是这位新统监并不高兴,而是做了一首诗,随后扬长而去。诗云:“花明柳暗春三月,昌德宫中太极亭,娼妇何知军国变,无心歌舞不堪听。”无疑是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的翻版。他表现得既要警告傀儡政权,又似乎有几分同情朝鲜的人民。其政治手腕可见一斑。而他在朝鲜掠夺时,恐怕却丝毫没有考虑到他还是朝鲜人民的“代表”。朝鲜人民对他的仇恨,最终化为安重根射向他的枪弹。 (编辑:燕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