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上海青年报 > 新闻报道 |
本报专稿:本月8日、9日在北京举办的上海市高级教育人才交流洽谈会已经落幕好几天了,但是,在交流洽谈会上 出现了不少已经在当地拥有相当地位和学科建树的专家纷纷前来应聘现象,还值得不少已经聘用了人才的用人单位深思。来应 聘的学者不是因为当地给的地位不够,也不是薪酬不够,而是这些人才在当地缺少让他们发挥的综合环境和被需要的感觉。顶 着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多伦多大学法学博士头衔的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法学系主任胡世凯在他人眼中已经功成名就了, 两年前他回到国内,半年之后就被聘为系主任,才40多岁就成为名牌大学的学院副院长了,况且,领导对他也非常器重。 但是,面对上海的招聘,胡世凯还是毫不犹豫地从天津赶了过来,他说,他要开始重新考虑他的发展方向,毕竟,要 有一个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要有一笔可观的科研经费,要让他可以同加拿大的亲人通话时不用多考虑昂贵的国际电话费,这 些都是他要斟酌的。 在咨询过上海有关高校和人才市场之后,胡世凯在本月还要专程坐飞机到上海人才市场和有关人员面谈。 据悉,像他这样的归国留学生,在上海不在少数。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之后,人才市场和上海的用人单位对于这样的人 才采取的政策和国内引进人才没有两样。接待过胡世凯的上海人才市场的陆珉副主任认为,上海吸引国内外人才的主要方法不 是薪酬,而是体现在其他三个方面。 一、人才地位的认可。包括职称、岗位等人才地位的确定,可以让人才有被承认、被认可的感觉。这对于急需在新环 境下得到肯定的人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上海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有一个特评委员会,对于没有参加过一年一度的职 称评定的国外归国的留学生,特评委员会可以根据他的实绩组织专家评定,特事特办为人才解决职称问题。去年年底,一位从 美国归来的博士后通过交通大学特评委员会的职称评定在他回来不久就被聘为了教授。 二、让人才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请来的人才,是被需要的人才,上海用人单位的各种鼓励人才发挥科研能力的 做法让他们感到了被需要的快乐。强烈的人才意识,使人才能够得到非常充足的启动资金,在上海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中,被 企业需要的人才可以有创业基金,有自己的项目组,还有股份,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搞科研。 三、综合环境的利用。不可否认,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为上海的人才市场以及用人单位提 供了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的底气。重要的是,从政府开始围绕着人才的服务将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政策开始急人才所 急,想人才所想,一年中出台的7项人事政策,就是为人才的生存环境提供了保障。 陆珉最后告诉记者,上海无论如何都是缺乏人才的,所以就要不断地走出去请人才,请他们来为上海工作。但是,她 同样也告诉记者,请进人才后,还要懂得用人才,求贤若渴不仅是在招聘时,还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小事中。记者 赵晶 相关报道: 上海打出高级职称住房补贴20万元、博士15万元的价码在北京招聘人才 相关报道: 申城高校北上招聘硕士博士生踊跃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上海青年报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