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上海青年报 > 新闻报道
 


该如何来教奇才丁磊 教育社会学专家献计献策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月31日 11:50 上海青年报

  本报关于12岁小孩丁磊通过自学考试的方法拿到大专文凭的报道见报后,引发了教育、社会学专家对“如何教丁磊 ”这一现实问题献计献策。

  教育社会学博士孙中欣对丁磊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表示惊奇。她认为,学校里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让孩子实 现社会化的进程,如果让孩子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学习,其社会化程度肯定是不完整的,孩子的发展也肯定是有欠缺的,换言 之,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毕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孙博士同时还提出,现行的统一考试制度和“ 一刀切”的教育制度都是有其弊端的。事实上,教育孩子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一些非正规的教育可以发挥出孩子的某些 专长。我们依然可以把学校教育视为主流教育,同时,也可以设立更多非主流的课堂供孩子选择。西方提出的alterna tiveschools(可选择学校)就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可选择学校里,孩子除了可以学习一切学校里的课程 以外,还可以选择更多他们感兴趣的科目,社会给了他们很大的空间。

  “如果丁磊是我班上的学生,我会给予他‘优惠政策’!”以素质教育见长的中学特级教师黄静华老师如是说,“像 丁磊这样的孩子毕竟还是比较少的,但他的出现也提醒了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特殊的孩子要给予特殊的关注。我对孩子采用 的教育方式是“分层教学”,根据孩子的基础,教授不同的内容。既然丁磊的英语专业已经达到了大学水平,那么我们也不必 对他过于苛求,能免考的就让他免考。对于其它一些需要掌握的课程,我们不必要求他门门精通,但应该让他有所了解,因为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会让丁磊来听一听其它的课程,但不用考试,他可以继续以学自己的东西为主。黄老师最后 还告诫丁磊:不要以“文凭达标”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要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完善自己,将来,即便是获得了博 士学位还是有很多东西要学。本报记者郭颖




相关报道: 丁磊父亲坦言我的办法未必最好
相关报道: 家长评价丁磊智商中等
相关报道: 关注奇才丁磊的奇特心理
相关报道: 逼丁磊提早10年成熟 父亲实施“魔鬼训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上海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