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上海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王朔为何又一炮打响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15日 13:46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春节期间,王朔的《无知者无畏》热销申城,仅季风书园就卖掉了300多本。许多读者捧读之余也提 出了疑问:一向以“文痞”著称于世的王朔这次是在玩“痞子批评”吗?这本书是他的又一次“自我炒作”吗?王朔被戴上“ 文痞”的帽子已久,他非常善于“炒作”,每当他有什么“举动”,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这样做的 动机是什么”。有人认为,“炒作”会分散读者对作品的注意力,这对王朔的小说影响也许不大,但对像《无知者无畏》这样 的随笔集却是致命的。对此,王朔和该书的责任编辑白烨是如何解释的呢?

  白烨告诉记者,“文痞”这个称谓在八十年代中期刚提出时就有以偏概全之嫌,现在再这样看就不恰当了。事实上王 朔作品中嘲弄的主要是刻板的社会体制、僵化的教育方式以及那些假清高、假道学,把这些一概贬损为“痞子文学”是没有看 到其存在的积极意义。现在的王朔已明显变得深刻和沉稳了,“痞子”之说更是皮相之论了。

  王朔对“炒作”之说不置可否,他在与记者通话时说,“告诉大家我之所以成名的秘诀,用北京话说就是舍得自己, 把自己豁出去,能怎么样?没怎么样嘛。”他说,“讲《我看王朔》中的那些话,是我的一个底牌,站在这个底线上,我是这 样的态度:一个人严厉批评别人和自我批评都是特别正常的。”

  王朔表示,“其实以前大家总是高看我,总觉得我比较特别,说到底,我一点都不特别。诚实点说,只是比别人胆大 ,比别人不要脸。有些人认为社会礼仪中必须要有分寸感,作家就应该有体面样子,我就偏不这么想。也许人家觉得装孙子很 舒服,也许人家觉得不诚实才好过,对这样的人,我不损他谁损他?”

  白烨说,王朔是作家里头最有“市场意识”的一位,他注重把自己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好做足,这不仅无可 厚非,反倒是有关方面所极力提倡的。他认为,“自我炒作”也需要本钱,这里的关键是作家心里要有读者,作品才有使更多 读者喜欢的可能。他说,“有关王朔作品的‘炒作’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出版者和媒体所为;我们一起商议过,《无知者无畏 》这本随笔集因本身涉及了一系列热点人物和热点话题,客观报道有关情况足以引人注目,不必再搞什么‘炒作’。事实上, 出版者主要是发布有关出书、征订消息而已,但媒体极度关注,总想报道更多的内幕。因此,我觉得媒体也在追踪和塑造王朔 ,要把这个在媒体上的王朔与在作品中的王朔区别开来。”记者宋元




相关报道: 冯小刚新片《一声叹息》开拍 王朔任编剧
相关报道: 王朔不捧张元的场 过年回家请错了人
相关报道: 来一个“文人相轻年”--从韩石山批王朔说开去
相关报道: 刘震云余华夸王朔新作《无知者无畏》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上海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