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上海青年报> 新闻报道
 


上海14名学生通过半年测评网试升清华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18日 16:11 上海青年报

  没有统一的命题,没有笔试,坐在电脑前和大学教授“高谈阔论”。日前,上海的14名高三学生经过半年的网络测 试后,成为清华大学的2000年新生。

  记者从参加这项试验的学生中了解到,去年暑假,他们从清华大学带回了需要破译的“敲门砖”---一些测试课题 。然后平均每周上网两次以上,通过网络评价课程、网上学术周、网上专题讨论、小作文写作等形式,和清华大学以及其他高 校的知名教授进行交流。教授们则在不断的接触中通过种种方式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他的创新、个性、情感、思维等综合能力 进行测评。经过半年左右的交流后,清华的教授来校对他们进行答辩和面试,然后以多名教授投票的方式向清华大学招生办进 行推荐,最后由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华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运生介绍说,这一测试形式推出后,很受学生欢迎,各地中学报名的学生十分踊跃,华师大二 附中全国理科班的25名高三学生中有近20人参加了这一测试,目前已有13人被清华大学正式录取。他认为,对学习具有 巨大潜力的学生,越来越需要有一种特殊的测评模式来发现和培养他们。如果高校能提前介入,和中学一起建立这样的评价体 系,是有重大意义的。清华的此项试验就是尝试把高考和其他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通过过程性的评价,选拔出具有创新潜能 的学生。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小新接受采访时说,这一测试还说明高校和中学的联合培养是有巨大潜力的,高校正改变以往一味 把尖子学生要过去的做法,而注重长期的跟踪评价,这是可喜的现象。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这个项目全称叫做“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学生素质评价系统”,简称为“网络评价”。从去年 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展开试点,包括上海的复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在内的全国9所中学推荐出150余名优秀并有 特长的高二、高三学生参加这一网络评价试验。




相关报道:上海今利用30座水闸为内河冲排污水
相关报道:上海金茂大厦昨迎来第100万名观光游客
相关报道:上海市今年将新开延伸公交线五十七条
相关报道:免费电话太诱人 上海“801”快招架不住了
相关报道:上海千分之三的企业已经上网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上海青年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