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考不是人生惟一出路 专家给"高四现象"泼冷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7:16 龙虎网

  【龙虎网讯】昨天,记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读者认为只要学生自己愿意复读就支持,个别家长甚至省下看病的钱支持孩子去复读。但也有读者认为“高四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家长过分看重第一学历的含金量,在这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实在没有必要。对此,资深高三教师和社会学者则呼吁:社会应理性看待“高四现象”。复读市场降温是必然的趋势,但其在目前状态下仍然会存留较长的时间。

  家长:省钱送子读高复班

  “我已经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几乎把南京市场上的高复班都了解过了,但还是没敢确定读哪家;不是不放心,就是觉得收费太高。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有的高复班能张口开出近2万元的费用———我们家要攒四年的钱才够读一年复读班。我儿子知道父母穷,现在每天就在家里默默地看书,要是开口也是说自己不争气没考上本科,对不起父母。”第一位打进热线的读者宋先生一度因激动而语塞,因为他儿子的表现一贯都不错,虽然今年高考失败了,但他觉得人生总会有些挫折,只要儿子愿意,他无论如何还是要帮儿子圆大学梦。

  据宋先生透露,他们全家每月收入加起来一般在1000~1200元之间,平时过日子总是买最便宜的用品,饭桌上有限的荤菜都省给长身体的儿子吃。全家人每月的生活费基本上控制在600元以下,扣除其他的意外支出,每年能存5000~6000元。但前几年单位房改,他们多年的积蓄几乎全被花光了。从单位下来后,为了给儿子攒上大学的钱,夫妻俩都在外面打零工,由于过度劳累,双双患上了慢性病,但他们从不舍得去医院看病,就为了给儿子多攒点钱。

  研究生:高考不是惟一出路

  昨天,东南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简谈(化名)试图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高考不是人生的惟一出路,在这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只要肯努力,成才的机会多的是。

  简谈介绍,10多年前他也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生,但高考失手只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虽然去报到了,但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是否要退学复读的想法中左右摇摆,后来理智最终战胜了情感,觉得与其从头开始,不如现在发奋,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好。毕业后,他努力工作,几年后就成为业务骨干,后来他觉得需要给自己再充电,又考上了东南大学的研究生。

  简谈在给记者的电邮中还说:“我特别反对那些已经考上本科,只是没考上清华、北大就去复读的学生,觉得他们太迂。考上了就应该读,去准备下一次奋斗,而不是在原地踏步。”此外,简谈还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高复班“火爆”也是由家长和学生共同造成的。如果他们摒弃人生只有高考这一条出路的想法,另辟蹊径去学习一种实用的劳动技能,或许反而能从众多普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资深教师:不要轻易选择复读

  昨天,不少教师纷纷致电快报称,复读的确给一些学生提供了再次“圆梦”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去复读。

  南京某名校的高三班主任郭老师说,他的班上今年已有3个学生决定复读了,其实这3个人考得都还不错,只是对其考取的学校不太满意。根据往年的经验,他们如果学习动力非常强,吸取前一年失败的教训,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复习,而且所选择的复读班也比较规范的话,考上理想学校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但也不排除有些学生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者是在家长的压力下被迫去复读,这样他们的复读效果肯定要打折扣,说不定还没第一年考得好。如果指望通过复读就能把300多分的学生送到本科去,可能性不大。尽管有些复读班迎合这类家长的心态做了一些很夸张的宣传,家长还是要慎重对待。

  社会学家:高复市场会变理性

  高复班近年来为何能如此火爆呢?南大社会学博士崔效辉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是目前社会舆论倾向于一考定终身。而事实上,许多优秀的人其第一学历未必就很高,但通过后来的努力还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别人。科学地讲,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名校固然重要,但还没有重要到目前大家普遍认为的那么高的程度。二是近几年就业压力比较大,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就业和考研方面的确比一般院校的学生要强一些,这是导致很多人走进复读班的客观原因。三是作为社会办学的高复班进入门槛比较低,投资者只要找到教室、宿舍,招到学生,再找几个老师就把高复班给办起来了,为了生存,各高复班也会使出歪招为“高四”推波助澜。

  高复班会永远在社会上存在下去吗?崔效辉的观点是,在重视第一学历含金量的社会里,高复班都会有市场,因为在一考定终身观念的作用下,复读班的社会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高复班还会在比较长的时间里继续存在,只是其生存发展的过程要经历一个不断洗牌的过程,那些正规的高复班可能存在的时间要长一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改革的发展,家长的心态会慢慢平和下来,高复市场也会更加理性,估计就不会像眼下这么红火了。

  作者:李学芹 陈海涛

  (来源:现代快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