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曹伦华解析“中锐”易帜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09:23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前不久,原合肥中锐国际学校更名为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在业界引发强烈“地震”。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名称实质就是学校品牌的化身,在合肥中锐国际学校历经五年发展已谋取为合肥民办教育“名片”时决然易帜是否会给学校本身带来声誉、招生乃至品牌方面的损失?据知情者称,“中锐”更名的原因是其总校长、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伦华先生希望“复制”苏州外国语学校成功经验,然而是否会“橘生淮北则为枳”呢?

  12月3日,在合肥市教育学会中小学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现场,记者和曹伦华先生就“中锐”更名问题做了交流。

  据曹伦华介绍,合肥中锐国际学校更名为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不是“拍脑袋”而决策的,从本质意义上说更名是引领安徽省外语特色教育的需要,目前安徽省没有一所在全国甚至省内叫得响的外语学校,虽然合肥和芜湖已经各有一所外语学校,但特色不明显,特别是在课程设计、教材、学生全面培养等方面都没有构造完善的科学体系;是服务安徽(合肥)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的大环境下,安徽的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各行业需求大批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同时在皖在肥投资兴业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为他们解决子女在肥就读也是该校的职责,因为目前仅有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一家是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招收外国学生资质的学校;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合肥中锐国际学校一直主打“国际”牌,高度重视外语教学,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年级都开设外语口语课,且都有经验丰富外籍教师直接参与教学,并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有20多名学生组成的韩国班、出国预备班。

  曹伦华说,从管理学上看,更名实质是在对苏州外国语学校“标准化管理”进行非简单“复制”,这种“复制”是有典型成功案例的,比如肯得基、麦当劳的快餐连锁经营等等。当然这种“复制”绝对不是“生搬硬套”,根本要复制的东西是“企业文化”,所以在“标准化”前提下会针对合肥的具体情况做“建设性”变通。

  曹伦华认为“中锐”更名是科学的决策,因此他对如今的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的前景非常乐观,他说他还非常愿意把苏州外国语学校的成功经验和教育界同仁分享。

  他认为苏州外国语学校的成功经验包括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注重原汁原味,学生外语能力得到超长发展,目前在校生中初中有65人通过全国公共英语二级考试,5人通过三级考试;高中学生有70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7人通过大学六级考试;首届高三学生李秉炳、包璐两位同学在托福考试(TOFEL)中分别获得了643和608的高分。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法语、日语等多语种教学。

  坚持“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全面发展,国际交融”, 努力推进新课程体系,2005届高考总均分名列苏州市区第二名,高新区第一名;英才班总平均分达596分,超本一线36分,重点大学上线率达87%,600分以上占54.5%;周靓同学经过该校6年的培养,在2005年高考中获苏州市文科状元。而2005届中考成绩再度名列市区前列,总均分超市均分70.23分。总分650分以上2人,刘艺同学656分,其中600分以上的占44.53%,总分优秀率为59.85%。其中尖刀班的均分为636分。

  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该校连续多年利用寒暑假组团开展出国游学活动,足迹遍布美、法、德、澳、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学校精心布置的的各种活动室场特色鲜明,有钢琴、舞蹈、刺绣、陶艺、剪纸、书法、航模等50多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空间。

  教师队伍素质优良。学校拥有一大批包括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内的优秀骨干教师,并创造了各种条件,促进教师的发展,坚持对教师进行外语和计算机培训,为教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教师在各类专业竞赛中,频频获奖。不久前,曹伦华本人被评为苏州市名校长,受到苏州市政府表彰。

  ·邵忠德 本报记者 杨兵·

曹伦华解析“中锐”易帜原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