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百岁医者辛育龄:一生为人民攀登医学高峰

百岁医者辛育龄:一生为人民攀登医学高峰
2021年07月15日 14:33 人民日报海外网

  原标题:百岁医者辛育龄:一生为人民攀登医学高峰 

  一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放在人的一生,却可以厚重而宽广。

  在战火中同白求恩并肩战斗救治伤员,50年完成1.5万多例胸外科手术,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的百岁人生充满传奇。

  他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拓荒勇士,又是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做白求恩式的医生是他一生的追求。“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多救治一个病人!”

  择一事,终一生

  【从医志在战火中萌芽】

  辛育龄的从医选择,与白求恩有着不解之缘。

  1921年,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年,辛育龄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抗战之初,战地医务人员匮乏,十几岁的辛育龄被抽调去冀中军区卫生部学医。1939年,他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

  由于遭遇敌人残酷扫荡和严密封锁,转移到白洋淀的医疗队仅有的食物藕和鱼虾,因缺盐而难以下咽。担心白求恩的健康,经请示党支部书记,辛育龄拿出药箱里的一点精盐,给白大夫做鱼用。不料,白求恩大发雷霆,严肃批评他违反纪律。

  “红小鬼”被深深震撼:白求恩把伤员的生命和健康,看得远比自己重要。

  “前进一步,就能多救一批伤员!”不听劝的白大夫,无数次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坚持为伤员做完手术。

  耳濡目染下,辛育龄萌生了学医报国的念头。1939年7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上山采药制成抗疟药片、研制出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解除战士疾苦,到报考党创办的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辛育龄在战火中走上医学道路,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从“近乎空白”到“遍地开花”】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胸外科几乎一片空白。

  1956年,辛育龄从苏联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个能够改变人生际遇的机会向他招手:留在部队可以当军官,专门接诊军队病员。但他一心想为更多病人做手术,便毅然选择了到位于北京通州的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组建胸外科。

  从1958年到1980年,他牵头举办培训班,为全国培养出1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他还经常亲赴各地帮助胸外科医师做手术,指导40多所医院建立了胸外科。1954年到2004年间,他共完成胸外科手术1.5万多例!

  一个医、教、研合一的胸外科体系逐步成型,一所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也在首任院长辛育龄的主持下成功筹建。

  “医学事业是我的命”

  【一根针麻醉的“神话”】

  要让曾经几乎空白的胸外科迎头赶上,他日夜思索着一切减少患者痛苦的方法,向各种“未知”发起挑战。

  有人说开胸手术创伤太大,不适宜做针刺麻醉。为了探明效果,辛育龄竟在针麻状态下实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手术!

  胸部手术需扎16针,由4个大夫在术中不停地捻动。“这么复杂的操作,如何能够推广?”辛育龄用镊子夹自己的皮肤,运用优选法对每个穴位进行痛阈测试,终于在前臂外侧找到了镇痛效果最好的穴位。

  1970年,辛育龄主刀实施了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震惊了针麻界。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别要求参观这一手术。访华团成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麻醉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辛育龄用了72分钟就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而且病人全程神志清醒,平静自如。

  辛育龄先后做了1400多例针麻肺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达98%。针麻手术推动了我国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工作,为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土专家”走在“最前沿”】

  条件艰苦,设施不足……辛育龄深知,落后就要挨打,“井底之蛙”做不得!

  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的26年中,辛育龄很少回家,成了一名“住院医”。他拼命钻研,累到浮肿也不闲下来。

  上世纪70年代,肺移植手术刚刚起步,很少有国家从事这方面研究。1979年,辛育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两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当时,全世界也只做了42例。”在辛育龄身边学习工作了29年的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原主任刘德若说,辛老没参加过任何这方面的进修学习,完全是靠自己实验研究取得的成果。

  如今,中日友好医院已迈入世界八大肺移植中心行列,每年肺移植超过100例。刘德若不胜感慨:这与辛老奠定的基础分不开,更凸显了他超强的创新精神和前瞻性。

  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辛育龄搞创新几乎到了入迷的程度。

  68岁时,他又同瑞典科学家合作创造了电化学(直流电)治疗肿瘤的新技术,不开刀就能局部杀灭肿瘤细胞。全国超万例肿瘤患者接受了这项治疗,有效率达65%至85%。这项技术也推动了后来放疗技术和消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获国家级科技奖8次,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医务人员等荣誉称号……辛育龄直到因腰椎问题再也站不起来,才不舍地告别了他日夜战斗过的手术台。

  一息尚存,就要多救一个患者

  【做白求恩式的医生】

  上世纪80年代,辛育龄又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中日友好医院开院后不久,他主动辞去院长职务,做了一名普通的外科大夫。

  从1947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成为外科大夫开始,辛育龄整整60年没有放下手术刀。

  他对病人有多亲?

  安慰病人在先,决不冷言冷语;明明可以出挂号费更高的特需门诊,却坚持只出挂号费低的特需和普通专家门诊;想方设法为经济困难的病人省钱,甚至为他们承担医疗费……

  就连中日友好医院的筹建方案里,他都坚持保留了供病人散步的花园。

  不少已被放弃的危重、难治病人,却因辛育龄尽力收治和精心疗护获得新生。

  为了病人,辛育龄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因为“和工程师不一样,医生手中的产品是人,人死了不可复生”。

  【精神灯塔照后人】

  “病人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胸外科年轻医务人员一直记着辛育龄经常和他们说的话。

  如今,虽然辛育龄已在卧榻,无法工作,但他的精神薪火相传。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说,医院设立了“辛育龄青年奖”,近日又成立“辛育龄小分队”,年轻医务工作者主动下基层开展义诊咨询、健康宣教,将奉献精神“融入血液”。

  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不懈追求,对群众充满深情……辛育龄身上老一辈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高尚品质,被众多青年医护人员当作“人生指南”。(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田晓航)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

胸外科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