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2019上半年外交足迹看习近平外交思想:以"无我"境界引领中国外交前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回望2019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的重要外交活动日程密集、鼓点紧凑,牵动着全球目光。
5次出访、两大洲、8个国家、4场国际会议、百余场双多边活动,这一组数字串联起了2019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在世界各地留下的足迹。
3月赴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开启今年首访;4月至5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继开幕;6月,“一周一访”的快节奏创造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新纪录。
主场外交精彩“接力”,出访创造崭新纪录
——记录“我将无我”的工作状态
在出访意大利期间,面对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习近平主席回答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境界?习近平主席这一回答阐明了答案。
今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的外交足迹记录着大国领导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工作状态,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
——主场外交精彩纷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为世界的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四、五月的北京宾客盈门。多场重大多边、主场外交活动“接力”召开。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如约而至,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继召开……三场重要外交活动世界瞩目、应者云集,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声音,中国理念方案广获支持。
——密集出访统筹多边和双边、兼顾大国和周边,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3月,习近平主席赴欧洲三国,6月的4次国事访问,从俄罗斯到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再到朝鲜,涵盖了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这样评价,今年6月以来,习近平主席接连四次出访,创造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纪录。这四次重要外交活动紧密衔接、协调推进,实现了中国国际影响的再提升、外交总体布局的再完善、战略运筹空间的再拓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外交思想给出了答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的大国外交既有格局、又有布局,彰显了国际责任和大国担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传承思想文化底蕴 集对外交往经验之大成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从“和”“合”思想到“为世界谋大同”、从古丝绸之路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外交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无论是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还是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等四个方面的主张,或是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今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在多场活动的重要论述都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外交思想首先从历史中来。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提供了构成要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表示,世界上各种文明长期共存,各有其精华。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激活了相关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为各种文化寻找“公约数”。
——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习近平外交思想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出发,谋划新时代中国的大国外交方略。”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表示,这一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创新;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确定了当代世界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在外交领域的展现。
——习近平外交思想集新中国成立70年对外交往经验之大成。
98年砥砺奋进,70载春华秋实。70年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6月,俄罗斯之行引领中俄关系迈入新时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俄都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散的真伙伴”;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之行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的传统友谊;朝鲜之行谱写中朝友谊新篇章;日本之行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明确方向,为大国关系和国际合作把脉开方。
“习近平外交思想集新中国成立70年对外交往经验之大成,凝结着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与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中国外交传统和实践的继承、总结,同时也是发展,具有主动性,是对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巨大超越。
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彰显新时代大国责任与使命 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始终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在许多专家学者看来,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延续中国的悠久历史传统和长期政策取向的同时,有着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理论创新。
今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如约而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蓝图初步绘就,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为增进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互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天地,为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民心相通的平台。
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提供了中国智慧——“面对变局,群策群力、合作共赢是各方的正确选择。放眼世界,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6月28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上强调的,中国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每到一地必提的一个关键词。在上半年的外交活动中,“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互尊互信”“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概念始终是各个场合的高频词汇,话语中都体现了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的美好愿景。
“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外交的积极姿态在延续,体现了我们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塑造和主动作为。”王帆谈到,习近平主席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顶层设计师,同时也是引领者。习近平主席在外事活动中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以及推进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的根本遵循。
“在外交工作上,我们确立了一个目标,这就是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外交工作上的“行动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是外交工作的目标,这是因为这一思想回答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和世界相处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我们中国和世界各国相处的一个大原则。(万鹏 任一林 吕腾龙)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