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一观察 | 在总书记心中,这个“冷门”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
11月30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这篇文章,是习近平9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66次集体学习中唯一的一堂考古课。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考古工作视作“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认为它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一项探索“过去”的文化事业,何以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在此前谋划“十四五”的两场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分别受邀发言。
一位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一位是通过古DNA探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青年研究人员。
在陈星灿发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
在付巧妹发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回应了“对冷门怎么看”的问题。他说:“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考古文物的大量出土极大丰富了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认识。考古工作者通过对这些出土资料的整理和认识,解码“无字天书”,挖掘生生不息的文明“根脉”,有效填补了历史研究的“空白期”。
没有历史,就没有根;没有根,就没有未来——这正是总书记重视“老祖宗”与“根脉”的题中之义,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
“文化自信”,在《求是》刊登的这篇文章中出现了5次之多。文章强调,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一个拥有深刻文化自觉、高度文化自信的领导核心,必定能够带领中国走向文化的复兴。
面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不可逆进程,文物大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文脉守持与文明赓续使命也同样紧迫。
审视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习近平从历史的纵深考量文物事业,从文明的视角观照考古工作,强调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强化“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研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时,也不忘听取考古学者的意见,这其中对发展的思考,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力量。
文明,要有根有脉知悉来处,更当开开阔阔延伸出去。习近平提出,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
邀外国元首漫步故宫,体会“和”这一中华文明核心理念;在越王勾践剑、云梦秦简、曾侯乙编钟间穿行,品味中华文明的灿烂厚重……在各种重要的外交场合,习近平都希望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考古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条纽带。
在《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几乎同一时间,还有两件事值得关注:
11月3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京成立,将逐步建成我国考古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研究机构,进一步提高我国考古工作科技水平,增强中国考古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成为第一尊回归原址的兽首铜像。迄今,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有七尊已回归中国。流失文物百年回归路,亦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忘历史、奋发崛起的梦圆之路。
这不是简单的时间巧合。新时代的实践创新,正蹄疾而步稳地行进在历史的正确方向上。这是我们通向伟大复兴的精神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