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故事

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故事
2022年03月15日 06:01 人民日报

  2013年—2022年,十年两会,故事很多。

  来自大江南北的代表委员,带着泥土的芬芳、暂别工厂的轰鸣、肩负人民的重托,沿着人民大会堂的台阶拾级而上。头顶上方,五星红旗迎风猎猎。

  十年,53次“下团组”,习近平总书记同许多代表委员面对面,倾听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倾听奔涌在中国大地上的往昔和憧憬。

  故事里有乾坤。

  “去嘎查,路怎么走”,问的是掣肘偏远地区发展的交通问题;

  “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思考的是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条件比十八洞村还差的有多少”,牵挂的是全面小康路上的短板弱项;

  “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擘画的是新时代强军路上的历史跨越……

  在这里读懂中国。十年跋涉、十年笃行,十年的大道如砥,浓缩于此。如一幅时光卷轴,铺展民族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揪心与放心

  “不要因为我们看了心情沉重就遮遮掩掩”

  悬崖村,习近平总书记挂念在心。

  那是2017年全国两会,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谈到有关这个村的新闻报道:“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脱贫攻坚的浩荡春风吹遍了山河万里,上山的路很快变了模样。

  就在今年两会,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益西达瓦委员带来了村子的新消息。两张照片对比鲜明,一张是昔日挂在峭壁上颤巍巍的藤梯,一张是今日稳稳当当“飞”入云霄的钢梯。

  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端详,细问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的近况,再问乡村旅游进展。这一次,他放下心来。

  从“揪心”到“放心”,中南海和大山深处一个村庄的距离,那么远,又那么近。

  回首这些年,总书记花的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山脚下直通省城的路、搬出土坯房的家、家门口就能读书的课堂,那些人、那些事,都装在他的心里。

  “去年村里有多少人娶媳妇?”

  2016年全国两会,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见到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郭建群代表,亲切地问。总书记清晰地记得,2013年到访十八洞村时,大龄男青年“脱单”是个老大难问题。

  “7个。”郭建群代表答道。当讲到全州还有50万贫困人口时,总书记又问:“条件比十八洞村还差的有多少?”

  再看2017年全国两会,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林书成代表带来了总书记一直放心不下的大凉山的消息。彼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绝大多数都去过了,“还没有走到的吕梁和凉山会尽快去”。

  “文盲率高不高?”

  “一个村里初中以上的都很少。出去打工很困难,深山里彝族群众的脱贫不是一次冲锋就能完成的。”

  这一年初夏,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吕梁山区。转过年来,飞行3个多小时,在深山里又辗转奔波两三个小时,沿颠簸崎岖的山路深入大凉山腹地。村里的琅琅书声,火塘边座谈时憧憬的目光、质朴的志向,都点燃了大凉山的无限希望。

  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深山小院里的欢歌笑语,农家账本前的细致追问,一串串足迹在中国地图上星罗棋布,丈量着从贫困到小康的路途有多远、有多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下团组”时语气坚定地说:“哪怕一天只走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我如果光是看好地方,就难免乐观,感觉指日可待,就会作出错误决策。不要文过饰非,不要因为我们看了心情沉重就遮遮掩掩。我们都是从基层摸爬滚打过来的,而且和基层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乡亲们实实在在有获得感。”

  从“穷窝窝”里走出来,更读得懂饭碗里的穷、感受得到贫穷里的苦。在河北阜平的皑皑白雪上,在安徽金寨的蜿蜒山道间,在重庆华溪村的密林晚霞中……万里行程,印刻着百年大党的为民本色。

  “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少搞一些‘盆景’,多做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绝不能搞数字脱贫”“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过的每个地方都要抓反馈”……“下团组”时,每每谈到扶贫,总书记总是殷殷叮嘱、谆谆告诫。

  “讲得非常生动。”2019年全国两会,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听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畅叙农民的梦想,不由感叹:“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你们还需要什么?你今天讲的这些,恰恰是广大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新追求。一些我们已经在做了,做成了;一些还在做的过程中;一些是下一步准备做的。”

  今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斑斓田野正在谱写乡村振兴的新乐章。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恰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回忆起他在陕北插队,饿着肚子问乡亲们“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

  从“吃饱肚子”到“吃‘净颗子’”,再到当年看来高不可攀的“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老乡们再努力想了又想,期盼“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梦想已然照亮现实。“‘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总书记的目光看向更远的未来。

  危与机

  “哪个都不能等闲视之”

  2020年,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史册上永久镌刻下中华民族应对危机的非凡之举。

  那一年的全国两会,召开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的5月。任凭风浪起,中华“复兴号”巨轮的既定航程稳如磐石。

  “我提出,湖北代表团一定得来一下。你们是湖北6000多万人民的代表,我要看望一下大家。”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湖北代表团审议现场,掌声如潮水奔涌。

  两个月前赶赴武汉的场景历历在目。从“暂停”到“重启”再到全面复工复产,武汉、湖北的身后,站着一个14亿多人拧成一股绳的中国。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你们这里的疫情防控情况,党中央每天都在关注。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命至上,实事求是,绝不隐瞒疫情。这正是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下团组”时,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敲响警钟:“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慎终如始,越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而今回望,正是得益于居安思危,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

  到武汉社区看望,同时谋划着疫情防控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去北京的医院调研,还酝酿着下一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解题之路——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你们采取的措施、收获的教训,都为今后的疫情防控创造经验,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值。”

  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在治理如此大一个国家的过程中,贯穿始终。“居安思危啊!只有深入研究、料事在先,防范于未然,才能掌握战略主动。”而今重温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席叮嘱,远见卓识令人感佩。

  再向前追溯。2014年全国两会,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讲形势,基本都是那么几句话,‘形势是严峻的’。实际上想一想,什么时候形势不严峻复杂?到哪一年都一样,但是我们有必要讲这个话,要看到严峻复杂形势的常态性。‘严峻复杂’的意思,就是我们始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同时对于克服困难和挑战怀有一种平常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从一粒米,思虑“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战略安全,警示“不能轻言粮食已经过关了”。今年全国两会“下团组”,习近平总书记的忧思跃然纸上:“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从一滴水,看到“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的治国方略,这几年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水安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

  自主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这是“下团组”时又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早在2013年全国两会,首次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到的就是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走自主创新道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国际形势愈加波谲云诡的今天,在中国的自主创新已然由量变到质变的今天,世界更深刻读懂了一个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

  人才是创新的主角。

  “创业十多年,前面七八年比西天取经还难,年年亏损;最近几年才腾云驾雾。”2018年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来自猪八戒网络公司的朱明跃代表讲得生动。

  “开始那几年,有没有过回高老庄的想法?”习近平总书记风趣问道。

  笑声里,总书记一语双关地指出:“猪八戒啊,虽然意志不坚定,但仍然不忘初心。”“创新驱动是国策。只有新旧动能真正实现历史性转换,中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中国的发展复兴,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自强不息。”

  危机相伴,时势变迁。从更宏阔的时间坐标上去看,“我们现在都是在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上。”

  几年前有次“下团组”,习近平总书记想起一个小故事。去欧洲访问,一位政要好奇询问:“你们平常用手机支付吗?”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天翻地覆慨而慷,“他们感慨,这件事简直不可思议。”

  五千年文明、960多万平方公里、14亿多人,这是观察中国的宏阔时空观,也因此更强调“不可能凭着一招鲜立国”“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对要靠自己”。

  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不是我们困难的时候才搞‘双循环’,就是平时,‘双循环’也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经济布局。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安不忘危。”

  这是中国的战略远见。

  破与立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拉开帷幕。“APEC蓝”一词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第二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此事:“当时我就在欢迎宴会上对大家说,这并不是一去不复返的短暂蓝天,未来北京将会有持久的蓝天。”

  时间来到了2022年。

  北京冬奥会是一个缩影。“绿色办奥”的生动脚本,令世界惊叹。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感言:“北京冬奥会是很给力的,有很多方面是要载入史册的。双奥城,这是独一份。我看还有声音说,首钢大跳台是不是在核电站搞滑雪?他们恰恰不知道这是绿色转型,我们是钢铁产业转型变成了体育产业。”

  时间是最大的变量。

  曾几何时,风起云涌的经济大潮中,很多人将生态和发展视为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陷入了生态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泥潭。

  习近平同志在早年间就看到了另一个破题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历史远见的战略判断,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成为响彻中国大地的嘹亮声音。

  破题、解题,一切从人民需要出发。

  破的首先是观念。“乌梁素海我作过多次批示”“腾格里我也批示过。把污染物都倾倒到沙漠里,这个事我狠狠地敲打过。”总书记直击要害。

  立的也首先是观念。山水林田湖,从新增一个“草”字,到再添一个“沙”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不断丰富。一体化推进、一盘棋布局,人与自然的故事在中华文明中源远流长,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大江南北、万众一心的共同讲述。

  这十年,适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适逢中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跨越。历史发展的巨大惯性,注定过往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思维观念,会向前“滑行”一段路。

  有的领域,要大破大立。

  “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要做好‘加减乘除’。现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补课。”

  “结构调整一定不要搞相濡以沫,让‘僵尸企业’苟延残喘。一定要腾笼换鸟,最后达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境界。长痛不如短痛。”

  字字铿锵!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生动勾勒了将一艘巨轮调转航道、转变发展方式的清醒和坚定。

  有的领域,是破立并举、先立后破。

  当领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矢志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注意到了踩“急刹车”、搞运动式“降碳”的苗头。今年全国两会“下团组”,他警醒各地:“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全局之计,长远之策。中国在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面前,有着超乎寻常的精准考量和长远布局。

  “非不能也,而不为也。”这句话,指向的是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增速,要辩证把握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2020年“下团组”时,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着眼点着力点不能放在GDP增速上”。

  到了2021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再次谈及这一话题:“我们定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时留有余地,这样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到高质量发展上。”

  改革,何尝不是破立并举的大手笔。

  就拿教育改革为例。2021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教育公平,坚定地表示:

  “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教育改革还是要继续啊,正在进行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根脉与枝叶

  “中华民族的基因就流淌在血液里”

  2015年全国两会,在民革、台盟、台联联组会上,冯巩委员发言时建议构建闽南文化带,他以自己用闽南语唱歌受到同胞厚待的故事为例,感慨“乡情乡亲的感召力”。

  “你有没有说过闽南语有关的相声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问。

  “今年春晚就有说。但走出去,闽南语唱歌更受欢迎。《世界第一等》《流浪的心情》《爱拼才会赢》一唱,都不让下台。再来一段高甲戏片段,直接请去吃宵夜了。”

  笑声里,在福建工作的悠悠往事静静流淌:“大陆去台的以闽南地区为主,讲的就是闽南话。就像山西的老槐树一样,血缘相亲、文缘相承。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我在福建待了10个年头,很多台胞对我说,‘如果说台胞不是中国人,就像说孔夫子、关老爷是外国人一样,我们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发展两岸关系,这个基本面必须考虑进去。”

  共同的历史淬炼,共同的土壤滋养,共同的情感积淀。“不要说台湾了,就算是世界上很多华人华侨不会说中国话,但还是有一颗中国心,因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就流淌在血液里。”

  历史和现实已然证明,每到重大关头,文化都能感知国运之变、时代之潮。2018年全国两会“下团组”,有委员作了题为《用经典作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感触颇深,讲述了他所思考的文化自信:

  “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我们自信起来了。人们怎么想问题,都跟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基因血脉有关。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自己不要轻慢了。我现在送国礼,很喜欢送孙子兵法、论语,中外文对照的,外方政要也很喜欢这些。”

  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璀璨厚重的中华文化深刻影响了今天、启迪着明天:“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都是以百年、千年来计。我们谈规划,都是放眼长远,‘十三五’、‘十四五’、两个一百年……”

  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再到文化自信,还有后来提出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精神,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延续着千百年的熙熙攘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想起一件小事:

  “过去穷,问吃饭了没有,都是问喝汤了没有?吃不了几顿干的。”

  掌声、笑声激荡,总书记继续说道:“勤俭节约的习惯应该保留下去。我家里到现在啊,盛在碗里的,一个饭粒都不能丢了。从我父亲那时候传下来,糟蹋粮食良心上要受指责的。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家庭为本、邻里和谐、勤俭持家等,这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的缘由。”

  2021年,在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委员们纷纷感言,疫情之下中国交出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

  总书记由此感叹:“这不仅是一时之运,还有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

  忆往昔,思绪万千。“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这就是自信。”

  自豪笑容里,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苦干实干,是亿万人民的豪情壮志。

  敬畏与无畏

  “我们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

  2017年,全国两会。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关于向经济数据弄虚作假开刀的事,有代表直言不讳。

  “就是忽悠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把数字誊清、见底、挤干水分,虽然你们拿出来的数字好像不太好看,但我觉得实际上很好看。”

  掌声如雷。总书记环顾会场:“这是光明磊落的数字。党中央支持你们这么做。真正凭着真抓实干、锲而不舍努力把经济搞上去,不耻落后。就是鲁迅讲的,中国人的脊梁。我们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要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正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坚持自我革命”,郑重写入百年党史第三份历史决议。决议出炉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重温了发生在1945年陕北黄土地上的“窑洞之问”:

  “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

  不私,而天下自公。“下团组”时一句句雷霆万钧、一字字响鼓重锤,底气正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间正道:

  “让不作为的人坐不稳,让忽悠的人没前途,让跑官要官的人没市场,让买官卖官的人受严惩”;

  “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

  “这个账总是要算的。”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这句话,在山川河谷间久久激荡。两会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给党中央递交了一份《关于开展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的报告》。对腐败的增量和存量,总书记讲得十分透彻:“坚决零容忍”“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一年后,再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谈到同一个话题,追问进展。向后看,要“倒查二十年,彻底揭开区域性、系统性腐败的盖子”;向前看,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矩。

  “怎么老抓?没完没了。”对这样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只要存在就没完没了,就是要永远进行时。”清醒而坚定,无私而无畏。

  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从八项规定说起,他忆起渣滓洞白公馆内,革命先烈用生命写下的“狱中八条”。

  “我反复看,看了以后沉思良久。在生死关头、危在旦夕之际,想到的是党的事业。他们提出八条,意在警示后人,一个政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多么重要,一个共产党的道德情操是多么重要!”

  时间长河奔涌,信念之火永存。中华民族跨越百年的长途跋涉,是感天动地的红色足迹,有无数英雄的无畏抉择、勇毅坚守。

  2019年两会“下团组”,习近平总书记动情讲述了一位老将军骨灰撒到战场上的遗愿。“血战湘江,很多战友都牺牲了。他说,死后要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这个感情在我心里,久久放不下。”

  煌煌党史,壮歌慷慨!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我们的初心是什么?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十年的两会故事,凝结了多少奋斗跋涉,汇聚着多少梦想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史诗。无论雪域高原、戈壁沙漠,无论悬崖绝壁、林区山区,再是偏远、再是荒凉,也在同繁华都市一道,同步感知中国脉动。亿万人民的声音,直抵北京;亿万人民的期盼,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写入党和国家的文件政策里,落实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每个人都是这场伟大史诗的见证者、参与者、书写者。(记者 杜尚泽 张 音)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