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筑牢防治荒漠化的“绿色长城”(国际论道)

中国筑牢防治荒漠化的“绿色长城”(国际论道)
2023年06月19日 00:00 海外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数年如一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自然修复、人工治沙工程。目前,敖汉旗林地面积达121万亩,占沙化土地面积的85.8%。图为敖汉旗三十二连山的绿色风景。

  李 富摄(人民视觉)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中国人书写了无数动人故事,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连续4个监测期保持“双缩减”,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多年来,中国积极开展荒漠化治理国际合作,分享荒漠化治理经验,为全球荒漠化治理作出重要贡献。一些外媒和国际人士感叹,中国创造了治沙奇迹,构筑起一道道生态安全屏障,有不少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创造治沙奇迹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自1978年启动至今,一直备受外媒关注。外媒习惯于用“长城”来比喻“三北”防护林体系,称之为“绿色长城”。比如,1986年的美国《商业日报》这样写道:“今天,一条新的长城——一条由树、灌木和草形成的防护林带正在组建中,以防止威胁更大的入侵者——沙漠。”德国《世界报》报道称,“三北防护林”这座“绿色长城”跨越13个省份,总长近4500公里。

  外媒注意到,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中国防沙治沙工作成绩斐然,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尔代夫主流媒体《时报》刊文介绍了塞罕坝“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文章指出,60多年前,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中国在这里建设了塞罕坝林场,用几十年时间,在风沙蔽日的荒原上建起了百万亩林海。近年来,中国坚持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两手抓,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北,黄河“几”字弯里南岸。南非新闻网站“独立在线”曾这样描述治理前的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曾因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当地居民一贫如洗的经济状况而被称为‘死亡之海’。”如今,这里的面貌大不相同。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库布其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美国《时代》周刊关注到了库布其发生的巨变:“人们已经种下固定流沙并防止沙丘侵占农田和村庄的特殊植物。消失的牛羊成群已经重现,第二产业也在迅猛发展,游客们正蜂拥而至。”

  埃及《消息报》外交事务部主任侯萨姆几年前曾在库布其沙漠种下了一棵树。“看到满眼的绿洲,很难想象这里曾经黄沙漫天。”侯萨姆说,经过几十年的管理,库布其治沙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中国还通过发展沙漠旅游、特色种植等产业,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带动大量沙区人口脱贫。

  肯尼亚南南合作智库负责人斯蒂芬·恩德格瓦说,在与荒漠化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通过精心规划和不懈努力,创造了治沙奇迹。中国相继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构筑起一道道生态安全屏障,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付出巨大努力

  日前,多米尼加《今日报》网站发表了多米尼加共和国科学院院士爱德华多·克林格·佩维达的文章,题为《地球上的中国》。文章称,从1990年到2022年,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长量约300万公顷。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管理下,大面积的沙漠化土地已经得到治理,中国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努力。这种努力是社会性的,也是持之以恒的。每年春天,成千上万的人动员起来在“生态平衡脆弱”地区种植数百万棵树。

  据巴西《论坛》杂志近日报道,在中国北方锡林郭勒郁郁葱葱的大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在漫步,尽情享受鲜草盛宴。在该地区完成了为保护草原生态而实行的为期45天的休牧期后,牛羊等牲畜再次被放养至青青牧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在边境地区管理着大片牧场,今年春季休牧草场面积分别达2.5亿亩和9300万亩。季节性的休牧政策以及锡林郭勒盟约11万户牧民家庭获得的约2.5亿元人民币政府补贴,体现了中国政府为打造北方“绿色长城”所做的生态努力。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科菲·库阿库曾在世界银行从事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科菲·库阿库表示,中国取得的防沙治沙成绩令人赞叹。一片片荒漠变成喜人的绿洲,这是中国生态保护取得亮眼成绩的直观体现。这些成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

  携手应对挑战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难点问题。举办“一带一路”国家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及沙尘暴防治高级官员研修班;举办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与联合国共建防治荒漠化国际培训中心、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中国坚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积极推动防治荒漠化项目在相关国家落地生根,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独行快,众行远。”最近,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高级主管马塞兰·萨努用这样一句谚语形容中非携手防治荒漠化的未来。他表示,在荒漠化防治经验交流、技术分享等方面,非中合作前景广阔。鉴于中国在防沙治沙方面的丰富经验,泛非“绿色长城”组织在2017年与中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希望通过技术转让等合作加强防沙治沙能力,“通过合作,非中可以分享经验,相互支持,有利于推进‘绿色长城’计划”。

  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研发团队选用合适的造林植物种,在哈首都阿斯塔纳及周边建成了23公顷试验示范基地,为首都圈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哈萨克斯坦总统绿化顾问内桑巴耶夫表示,哈中合作的研究成果系统解决了哈首都圈生态建设面临的技术难题,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范例。

  蒙古国科学院地理与地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尼玛策仁·满达赫说,在中国帮助下,她所在的研究所与中方科研单位共同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流沙固定及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在蒙古国布尔干省、戈壁苏木贝尔省等沙漠地区开展合作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科菲·库阿库表示,通过不断改良和创新,中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荒漠化防治解决方案,在太阳能、绿色金融等一些领域的研发和实践走在世界前列。“期待中国继续积极分享发展理念和成果,与各国携手应对环境挑战,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本报记者 贾平凡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