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使“碧玉”成荒漠——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防治
作者:张德平
呼伦贝尔市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著名的大兴安岭森林和呼伦贝尔草原唇齿相依,共同构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单元,对维护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呼伦贝尔草原面积993.3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9.3%,由东向西地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半荒漠草原三个地带,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繁多,受国家和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有几十种。草原上河流纵横,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呼伦湖(又名达赉湖)就在呼伦贝尔草原。
沙漠化速度惊人
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原沙化日益严重,具备构成沙质草原脆弱生态地质环境的四个关键要素:强劲的风力构成风蚀沙化的动力;极厚的松散沉积物为风蚀沙化准备了物质来源;气候干旱少雨、冬季漫长、温差显著;阻隔强风与散沙结合为害的草原植被和土层非常薄弱。
千百年来,草原牧民总结出了一套与草原生态变化密切协调互动的草地资源游牧利用方式。历史证明,游牧方式能够在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完整、健康的前提下持续利用草原。近几十年来,出于对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批判而从农耕地区引进并改造形成的草原管理方式,如在草原开垦耕地、饲料地和防火隔离带,草原承包到户分散经营、定居放牧、超载过牧、不留草种带的“皆割”式打草场利用,加之草原区机动车无限制的快速增长和随意行驶,公路建设滞后,对取、弃土场的表土层和植被未做平整恢复,不顾地质状况随意挖沙取土采矿等管理方式,加速了呼伦贝尔草原的退化和风蚀沙漠化速度。
根据有关资料,1986年至1996年呼伦贝尔新开垦耕地36.13万公顷,耕地面积增加了34.8%,耕地重心向西北移动了33.5公里。新增耕地的79.7%来自沙质草原区东南部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沙漠化危险性最大的新巴尔虎左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沙质草地。同时,1989年至1999年牧业年度,呼伦贝尔大小牲畜头数从192.7万头只增加到386.8万头只,2004年达到579.6万头只。与此相应,1989年呼伦贝尔草原的沙漠化及潜在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8065平方公里,2000年为20893平方公里,2004年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3052平方公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11061平方公里。沙漠化速度之快,对于素来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之称的呼伦贝尔草原来说是惊人的。呼伦贝尔草原植被及生态地质环境正面临着人类干扰活动持续增强的空前压力。
治理方式需要改进
面对严峻形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呼伦贝尔退化沙化草原进行治理。实施了“呼伦贝尔天然草原保护恢复与建设工程”、“呼伦贝尔沙地防沙治沙建设工程”和“呼伦贝尔草原保护水利建设工程”等草原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标的不清,重治轻防。对草原沙漠化总体情况和类型、分布范围、环境背景仍不明确,指导沙漠化防治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不足。对于各类沙丘给予的关注比较多,但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对于更大面积的、总体完好但沙漠化危险性很高的土地所采取的沙漠化预防措施相对不足。二是政策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随意性较强。过去由于重视不够、对潜在危险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定位不清,导致沙漠化防治政策的制定缺乏长远考虑,草原保护与利用的政策不稳定。三是条块分割、统筹协作力度不够。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导致对于同一片草原或者同一个草原区域生态系统,按照草原、林业、水利、交通、国土资源、环保、气象等行业,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分割缺乏协调导致对草原的管理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性的自然需求难以吻合。四是对游牧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够。套用农区土地包产到户,将草场承包到户单独经营的做法,使得各家各户的小块草场遭受持续放牧的压力,得不到喘息休养的机会。
草原利用方式亟待调整
针对目前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及其治理存在的问题,须及时调整草原利用方式,减轻草原利用压力,以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防止大规模草原退化、沙漠化生态灾难的发生。
首先,应改革现行草原经营管理体制。在全球变暖、气候干旱化加剧的背景下,目前在呼伦贝尔草原实行的“草畜双承包”经营管理体制暴露出与草原生态规律不相适应的缺陷。一是放弃了传统的大规模游动放牧积极主动的草原保护型利用方式,通过将草场划分、承包给牧户并推行定居放牧,使传统游牧方式长期积累的一整套知识经验及做法失去了生存空间和用武之地,草原生态系统也因此失去了长期以来的忠实伙伴及其全天候、全方位、体贴入微的关照。二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极大地增加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负担。空间上,将草原利用压力相对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草原上;时间上,由于每家草场资源有限,各户为了增加牲畜饲养量,只能加大草场利用效率,不分季节地加快在狭小范围内的“游牧”频率。三是直接在承包草场定居和开垦饲料地等进一步农耕化的改造,透支草原营养、促进草原风蚀沙漠化,加速了对草原生态系统及环境的破坏。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得缺乏补给的地下水位加速下降、草原植被水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加剧。因此须尽快对草原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其次,建设游牧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新牧区。游牧文化是蒙古高原上历代游牧人群在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中总结经验得来的对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域独特的人文归纳,是草原地带人群和环境长期作用、相互选择并确定下来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游牧文化在自然生态保护和持续利用方面具有独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重新确立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文化的主导地位,从游牧文化汲取经验,可以为呼伦贝尔沙质草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作出贡献,也应成为草原沙漠化防治制度建设的基本思想基础。
结合新牧区建设,可以创建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文化保护区,将草原生态保护、游牧文化保护、草原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尊重和发扬传统游牧文化精髓,把草原经营管理权还给牧民,在草原宏观经营管理政策制定上充分听取和尊重牧民意见,政府只下达草原生态保护、草原载畜量等宏观控制指标,并负责监督管理。二是在草场使用现状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开展合作经营、流转经营、转场或互换场地经营等形式,整合草场,扩大放牧规模。生产方式上采取集约化、专业化分工合作养殖和规模化游动放牧相结合的方式,草场利用主要以游牧为主,生活居住上采取集中居住与分散游牧相结合。定期测算和调整草原载畜量,并按照环境条件和保持、优化自然生态系统的需要,适地确定畜种、游(轮)牧规模、禁(闭)牧范围和频率。三是按照新牧区建设的标准,提倡在苏木所在地或其他适宜地带建设适度规模的奶牛养殖小区,为小区通水、通电、通路、通邮,完善医疗、文化、牧业服务等设施,建立牧区经济合作组织,使牧民的医疗、教育、文化、日常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最后,发展具有呼伦贝尔草原特色的沙产业。与我国其他沙区大规模的沙漠、沙地不同,呼伦贝尔沙地规模小、气候寒冷,主要为半湿润、半干旱的沙质草原。这就决定了在呼伦贝尔发展沙产业不能照搬西部干旱区的做法,而应从本地实际出发,走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沙产业发展之路。
呼伦贝尔草原大部分都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草原水热条件差,降水量少,干旱多风,土层薄弱,土壤下面是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极厚沙层,脆弱的草原植被一经破坏,很快形成当前技术条件下仍难以控制的风蚀坑和风蚀沙地。鉴于此种情况,只能保护优先、适度利用。因此,呼伦贝尔的沙产业可以涵盖整个沙质草原区的牧业生产、游牧文化和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各方面。鼓励集体和个人从事与缓解生态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有关的各种经营活动,鼓励开展符合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经济建设,拓宽环境治理渠道,使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经济活动成为改善沙区生态状况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所有拟引入沙质草原区的经济活动都应当纳入统一的生态评估、审核与监督体制内,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以及不适当工程活动等造成意想不到的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德平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