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卫生署长”称癌症末期急救是浪费生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9:4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8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每年有四万人因癌症死亡,其中有一万人选择“安宁照顾”走完最后一程,另外三万人在最后阶段必须插管、电击。台当局“卫生署”长杨志良昨天回答“立委”质询时表示,癌症末期插管、电击是“浪费生命,也浪费医疗资源”。他声称,折磨生命就是浪费生命,希望未来病人一住院就有放弃最后急救的选择权,“这不是触霉头,这是SOP(标准作业模式)。”

  “立委”杨丽环昨天在“立法院卫环委员会”质询时提到,周遭有太多例子,癌症末期病人受到插管、电击的折磨,“这些动作说实在话……”,“立委”话还没说完,杨志良立刻接着说:“浪费生命,痛苦,浪费医疗资源,安宁疗护法真的推广不够。”

  杨志良强调,他一直在“卫生署”宣导,希望将来能要求医院,病人一住院就提供选择权,或许病人和家属会认为这是触霉头,但海外都有类似规定,这不是触霉头,而是一个选择,一种SOP(标准作业模式),也是尊重生命。

  杨丽环批评,杨志良讲浪费生命实在不对,应是说用太勉强的方式维持太短暂的生命,付出的代价太高。如果病人自己愿意承受当然没问题,但病人通常不知情,有些子女不想放弃任何希望,坚持急救,有些是外佣照顾病人,也没办法协助取得相关信息。

  媒体再次询问“浪费生命”的意思是什么?杨志良解释,折磨生命就是浪费生命,出车祸也许还有机会救,但癌症末期实在不需如此,可以采安宁疗法,用止痛药减缓痛苦,让病人有尊严的离开。

  台湾民众常以为病人送到“安宁病房”,就是要被“放弃”,基隆长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这是大错特错,安宁照护可以让癌症末期病人减轻疼痛,拥有较好生活质量,并获得善终。

  王正旭坦承,目前的医疗有其极限,很多病人和家属不愿意接受癌症致死的事实,选择和疾病奋战到最后一刻,所以,到病危时还要求插管、电击,勉强急救的做法,不只是浪费不少医疗资源,对病人也是很大的折磨,每每家属看到病人被插管后痛苦的情景,都后悔得泪如雨下。

  王正旭表示,医师需要更积极主动的告知病人和家属,让大家了解“安宁疗护”的模式,因为,末期癌症病人即使再以任何积极的治疗,还是难逃一死,安宁照护是整个医疗团队协助,目的是控制病人的症状,病人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

  台湾安宁缓和护理学会理事长赵可式也说,“安宁疗护”要让“病人善终,家属善别”。她曾碰到一位十五岁的儿癌患者丞丞,罹患癌症六年,肿瘤扩散全身,因癌细胞蔓延,便秘三个月,肠子里都是粪石,一吃就吐,脾气很坏,照顾他的父母成了出气筒。父母心力交瘁,要求转到安宁病房。

  据报道,目前台湾有三十七家医院、五百四十一张安宁疗护床提供住院安宁,另外,有六十四家院所提供安宁居家疗护,由医师护理人员、社工等定期访视,给予病患疼痛及症状控制及缓解。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癌症 急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