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解放日报·民声直通车栏目刊发《无障碍出租车为何“拒绝”障碍人士?上海街头有200辆,但预约难、门槛高》一文,关注上海无障碍车服务因车型淘汰、司机意愿不足等因素导致实际供应大幅短缺的局面。近日,记者获悉,强生出租公司投放了新版的无障碍“英伦”出租车以提升运能,同时提升运营及管理方式,力争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新车型功能升级,将逐步扩大到200辆
强生出租副总经理周振宇接受解放日报·民声直通车栏目采访时表示:强生出租从2014年开始推出英伦车型的无障碍车业务,随着故障率上升、常规的车辆报废以及部分司机的离开,路面上的无障碍车数量大幅减少。为了保障无障碍车的服务,记者在强生出租车新车发布现场看到,首批50辆无障碍新车引进自吉利公司的LEVCTX5英伦新能源车,续航400公里。
收费标准与上一代一致,起步费19元,每公里3元。外观被重新涂装“吉祥黄”,包含“安心老爷车”的新命名、强生LOGO元素、“扬招必停”标识和62580000服务热线标识。较荣威和大众途安出租车型而言,新车型的车身较高,常规状态下可坐6人,运载轮椅人士时,可收起部分座椅。司机可将车身下方的踏板抽出来,再从后备厢拿出缓冲踏板,两块板通过凹槽衔接以减少坡度,就可方便推行轮椅进出。
新车型还解决了上一代英伦车出现的轮椅晃动问题,配备了相应的安全带。司机需取出并安装,将安全带与车内部件咬合从而固定轮椅。此外,新车型利用高强度座舱隔断与先进的语音通话系统确保乘客隐私的安全,还专为盲人乘客设计的凸点盲文控制面板与可分辨触摸屏。
“我们考察调研了当前的无障碍车市场,发现这类车型在市场上的选择并不多。”周振宇称,之所以再次选择英伦车系,是因为该车型专为残障人士设计,且在杭州、大连等城市已有了运营经验,市场反馈良好。当年的油车“英伦”车型给上海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与上海海派风情的城市形象契合。如今的新能源车车型,用车成本略有下降,检修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新一批的无障碍车于11月1日投入运营,并投入进博会车辆保障。
本次投运的无障碍车规模为50辆,后续将逐步扩大到200辆。周振宇称,由于无障碍车市场规模整体偏小,投资回报周期长,鲜少有市场化平台愿意持续投入,多是出于广告效应和平台宣传等目的短暂地在市场上露出。但强生出租作为拥有多功能无障碍车经营权的单位,会承担好社会责任,为特定需求的市民做好底线保障,“哪怕是持续亏损也会尽量坚持下去。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为提供无障碍服务的平台、企业予以政策上更多的支持”。
非白名单用户建议提前一天预约
此前由于车辆数少,难以满足部分市民的临时用车。出于各方面考虑,强生公司与市残联约定,优先保障无障碍车为一二级下肢重度残疾的市民使用,并形成了一份用户白名单。在接受电话预约后,需人工核实并调配车辆进行预约。对于其他行走不便的市民,周振宇建议提前一天通过客服热线62580000、强生“62580”叫车APP及小程序进行预约,客服才能确保为乘客调配好车辆。
除了车辆总数的减少,出租车司机对驾驶无障碍车的意愿不高也是供应短缺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如何才能提高司机接单的积极性?周振宇告诉记者,当前全市无障碍出租车平均一天的服务量在30至40单左右,70%至80%都是短途单,大部分是临近就医需求。司机在接单后,基本需要提前1小时做好准备,不再能接较远的订单。具体接送时,司机需要拆装辅助用具,协助乘客上下,前后耗时普遍要多20分钟。“可能跑在路上的时间都没那么长,因此部分司机会感到‘性价比不高’。”为了激励司机接单,公司曾给予司机每单80元的补贴奖励,但效果有限。为此,本次更新车型的同时,公司也改革了运营模式,从传统的“份子钱+提成”的模式改为“底薪+提成”的模式,即出租公司将对无障碍车司机采取主动的管理考核,司机必须保证完成一定的无障碍服务订单任务,否则会有考核扣分,直接与司机的收入挂钩。
同时,为了扩大知晓度和运营效率,强生出租正在与互联网约车平台洽谈服务接入事宜,方便大众在需要时能在多平台预约,提高后台用车调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