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铸辉煌——汇仁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7日07:14 大江网-江西日报 |
对于汇仁集团总裁陈年代来说,危机感是一种动力。从经营蜂乳到制药,再到今天打造“药材种植—工业制造—医药商业”的产业链,汇仁的每一步变化,都离不开危机感对决策者的“催化”。陈年代说,有危机感,就会去创新。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使自己处于捕捉机会的警觉状态———汇仁由一个小型蜂乳企业发展成为知名的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探索和创新,是一对伴随汇仁成长的孪生兄弟。 1984年,22岁的陈年代进入父亲开办的私营企业———以生产经营蜂乳为主的南昌双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从生产厂长,到总经理,陈年代一直思考和探索着这家企业的成长。 守成,不是陈年代的性格。1992年,是陈年代的而立之年。他着手将双环改造成一家制药企业,成立了中外合资江西汇仁集团有限公司。1994年底,汇仁正式投产,并将年销售量迅速做到了3000万元。这个数字,比双环最高年销量的3倍还多。 不过,因为竞争对手太多,汇仁经营普药的利润并不高。两年后,陈年代意识到,没有“拳头”产品,企业很难有更大的发展。 1997年,陈年代确定了“主导型产品发展战略”,并将目光锁定在“肾宝”上。这是汇仁的起点,当然,也成了陈年代创业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确定战略,战术当然也要跟上。根据自身资金不足、企业规模小、产品知名度不高的实际情况,陈年代将目光盯准了农村市场。原因有三:一、农村市场启动快;二、市场启动资金相对较低;三、市场广阔、潜力大。 事实证明,陈年代的判断是正确的。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单和墙贴广告的攻势下,“汇仁肾宝”很快就在广东、河南、福建等辐射能力较强的区域声名鹊起。陈年代又将成功的销售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并在30个省市的2000多个县区迅速建立起自己的营销体系。1997年,肾宝取得了3亿元销售收入的骄人业绩;到2000年,汇仁肾宝的销售额达到10亿元! 1999年,汇仁又推出了第二个主导产品———乌鸡白凤丸,当年销量过亿元。 依靠主导型产品战略,汇仁实现了快速扩张。2001年,汇仁集团销售额列国内制药企业第11位,中成药第4位。 满足,意味着企业发展的终止。汇仁的创新意识,就是在这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中保持着新鲜的活力,并搭建起更高层次的多元化事业平台 “小富即安”不是陈年代的性格。因为,他能够清楚地看到隐藏在自足后面的潜在危机。 陈年代告诉记者,一个产品,在经历过高峰期后,必然走向衰退。汇仁的肾宝和乌鸡白凤丸也不可避免。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汇仁,希望在支撑自己前进的“双腿”之下,营造出根基稳固的发展平台。 2002年起,汇仁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按照医药产业链拓展工业制造、药材饮片、医药商业三大事业平台,以集成经营方式进入处方药、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医药商业等各个领域。 现在的汇仁,拥有目前国内最现代化、产量最大的剂型生产车间,年产能力达到片剂50亿片、口服液84亿毫升、胶囊30亿粒、颗粒3500吨。 汇仁搭建起了规模巨大的医药商业事业平台,初步形成了全国性医药批发网络,经营中西药7大类8000多个品种规格,并在南昌高新区投资6000万元兴建起目前我省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医药商业物流中心。 为打好汇仁中药饮片的发展基础,汇仁按照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在江西、新疆、甘肃、湖北等地建立起46处3000多公顷的药材原料种植基地。 2001年,汇仁营销部入驻上海金茂大厦;2002年,汇仁的销售收入裂变为18亿元,上缴税收1.14亿元;2003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22亿元,上缴税收1.29亿元! 创新意识只是企业迈向辉煌的起点,要不断跨越发展道路上的沟壑坎坷,还必须实实在在地将创新意识转化到创新的能力上来。事实证明,汇仁拥有出色的创新机制和能力 2003年8月17日,在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会上,汇仁运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控制肾宝、延年钙、乌鸡白凤丸等5种中药质量的研究通过了专家鉴定。 这意味着汇仁生产的中成药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不再需要面对“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刁难和猜疑。汇仁改变了1700多年来中成药、尤其是大复方固体制?猎谥柿勘U仙先狈刂萍觳馐侄蔚霓限巍? 11月,江西汇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三家、我省首家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 其实,最能直接反映汇仁创新能力的,是汇仁在产品开发上的卓越表现。汇仁集团的研发机构,拥有博导3名、博士8名、硕士12名、高级技术人员20多名的强大“阵容”。据统计,汇仁目前已经研发上市60多个产品,有97个产品即将上市。陈年代介绍,汇仁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都在亿元以上,力争每年有20个以上新产品投放市场,确保每年要有30个以上项目立项。 记者注意到,汇仁的创新体系,不仅在于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而且在于和上百家国内科研机构、院校建立起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2002年,汇仁将自己的研发基地移址有“中国药谷”之称的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投资1亿元建立起研发“大本营”。陈年代要实现的目标是:依靠上海的市场、信息、人才、科研优势,实现“研发机制市场化、科学资源社会化、科研成果商品化”。 将创新体制市场化,这不是陈年代的首创。不过,市场化的创新体制将给汇仁带来什么,陈年代心中自然有本“明细账”:“将创新机制纳入市场体系,好比在条件适合的地方投资一座风能发电站,随后收获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背景链接: 汇仁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以蜂乳生产、经营为主业的南昌双环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改造为以制药为主业的中外合资汇仁制药有限公司,1997年更名为江西汇仁集团有限公司,并以汇仁肾宝合剂为主导产品享誉全国,迅速完成资本积累。2000年“汇仁”再次更名为汇仁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名列第89位。 采访手记: 准确地说,真正起着汇仁“发动机”作用的,是陈年代头脑中的危机意识。没有紧迫的危机感,汇仁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和壮大。而创新,是维系原因和结果间顺理成章的纽带。 在陈年代看来,企业家,不管来自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肩负着造福社会的责任;而“小富即安”的背后,是自我的放逐、事业的毁灭———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亵渎,也是对于“仁者爱人”旗号的莫大讽刺。 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汇仁”,而是一个肩负着以社会为己任的企业家群体,是波澜壮阔的“汇仁潮”。 (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