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美人 一个超现实梦境(大师与经典)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04:14 人民网-江南时报 |
江珊&程华胄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先锋派运动在电影史上掀起一股狂热的浪潮,超现实主义作为其中的一个流派更是为之增光添彩。代表先锋运动中最成熟、最超现实的是《一条安达鲁狗》。它的作者是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的路易斯·布努艾尔。 布努艾尔的创作生命几乎与现代电影创作的整个历史一样长久,从最开始的超现实主义杰作《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开始,布努艾尔用电影制造了种种梦幻和对现实的讽喻。1928年,这位西班牙导演在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协助下写出《一条安达鲁狗》的剧本并拍摄。影片片长24分钟,讲述了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以富有想像刺激性的银幕效果来体现人物纷乱的内心活动。只有认识超现实主义才能读解《一》的符号系统,因而想从影片的各段寻求实在的逻辑关系和情节线索是徒劳的,一系列自由组合的镜头尽现暴力与死亡:钢琴上放着一只腐烂的驴子,手心里爬着一窝蚂蚁,被切断的血淋淋的手臂,被剃刀划开的眼睛,影片运用了隐喻修辞格作为符号体系,以传达暗含的意义。死驴象征腐朽的道德观,割破眼珠象征陷入黑暗与盲目,这都是这部无意识影片给人某种印象与猜测,总之,就电影创造隐喻的功能而言,布努艾尔的影片堪称完成这一功能的始作俑者。不同于鼓吹“抽象电影”满足于理性上的自我标榜热衷于古怪视角,布努艾尔营造给人们的梦幻奇境是为了惊醒麻木的灵魂。 随后于1930年,布努艾尔再次以超现实主义风格拍摄了一部以性爱对抗世俗的影片《黄金时代》,影片以一场蝎子和老鼠的大战开始,用各种疯狂的影像来隐喻西方世界的狂乱的现状,其犀利的批判色彩惹得当时欧洲的保守派人士的恐慌。片头中海滩上两个毒蝎厮杀拼斗之景与几个坐在岩石上的主教跳接,十分讽刺地指涉宗教引起的斗争如同毒蝎一般。当女主角坐在梳妆台前思念情人,她强烈的情欲被反映在镜中,如同狂风,如同混乱流动的云天。这便是影片另一探讨的话题:人的欲望。此外,对资本主义社会里中产阶级的批判也无不存在于影片里。片中牛车出现在衣冠革履、云鬓香肩的贵宾之中,这种无理性拼贴的例子借着并置凸显中产阶级与下产阶级的差距。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的人不会理会贫穷人家的痛苦,也不会关心那些在内战中死伤的人们。 与布努艾尔的其他作品一样,《白日美人》依旧忠实地表达了这位伟大导演的基本主题:对资产阶级的庸俗与空虚的批判。在他的回忆录中,布努艾尔称塞芙丽娜是一位“愿意受性虐待”的小资女子。虽然结婚已经一年,她却仍然穿着学生装,漂亮、空虚,天真的外表下暗藏着虚伪与谎言。白日梦成了她无所事事的人生中最好的慰藉。 留意影片中出现的四个白日梦场景。影片开场,一辆四轮大马车载着塞芙丽娜与皮埃尔在美丽的枫丹白露林阴路上驰过。皮埃尔突然要求马车停下,然后命令仆人将塞芙丽娜拖入森林中鞭打。第二个白日梦是在塞芙丽娜首次“工作”后回家,脑海里都浮现这样一幕:她被捆绑在柱子上,她丈夫的朋友将污泥一把把扔向她的脸、脖子和雪白的裙子上。第三个白日梦则是在她的秘密工作被丈夫的朋友撞见后,她梦想他俩开始决斗,而她自己又被反绑在一棵大树上,眼睁睁地看着男人们为了她相互残杀。影片最后,当缠上塞芙丽娜的恶棍将皮埃尔开枪打成植物人后,她居然在大白天梦见皮埃尔突然从轮椅上站起来,然后又听到窗外四轮马车的口得口得声。 《白日美人》是一部关于压抑、解放与沉迷的复杂影片,很少导演能将如此敏感而具争议的主题处理成高度艺术性的影片。但布努艾尔却使之成为一部展示出令人惊讶的机智与周密思虑的经典杰作。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影片以出众的艺术性而闻名(为此它获得了第3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观众却因其题材的诱惑性而蜂拥而至。 布努艾尔为西班牙电影的艺术风格起到了一种示范与引导的作用。西班牙电影中独特的个性和浓郁的民族色彩,诸如日后的绍拉、阿尔莫多瓦在影片中呈现的娱乐因素、鲜艳的近乎广告的色彩,大约都是他的某种延续。 《江南时报》 (2004年09月20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