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沙远上白云间——黄土地和它的来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4:47 人民网
  陶世龙

  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和输沙量都最多的河流,原因是黄土高原的存在。

  黄土是地球最近历史时期在大陆上堆积起来的沉积物。主要由粉沙组成,另外还有大约20-30%是黏土。他们都是岩石风化后的产物。

  在地球上,没有不“烂”的石头,暴露出来的岩石,总会风化崩解。在地质学中,将这些岩石破坏后的产物,按其颗粒大小分类,直径在0.005-0.05毫米之间的碎屑,被定名为粉沙;0.05-2毫米的称为沙;大于2毫米的称为砾;比粉沙更细的是黏土。它们有的留在原地,形成土壤,长起植物,盘根错节地将它们掩盖起来,风要吹走它,水要冲掉它都不容易了,但如是裸露在地面,则可以随时被风和流水搬运到别处。

  黄土高原的物质被流水搬到河里和海中,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出现许多沟壑。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那里来的呢?

  一般说来,泥土是本地地下的岩石风化而成,因此上面的土壤与下面的基岩之间,总可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但构成黄土高原的黄土则与下面的岩石不相干,只能是从远处搬来的。

  是谁搬来的呢?有人设想也是流水,更多的人认为是风,并获得了更多的证据。

  岩石风化以后,块儿大的、重的沙砾,风搬不动或搬不远。粉沙和黏土属于较细的,可以被风扬起,使人烦恼的沙尘暴即其表现,当它们坠落在地堆积成为黄土时,已离开它们的出生地好一段距离了。黄土中约50%是粒径小与0.01-0.1毫米的石英、长石、云母的碎屑矿物颗粒,20-30%是更细微的黏土矿物。是可以搬得比较远的。

  因此有点象打麦扬场似地,经过风的分选,从产生沙土的发源地开始,顺着风向,按组成物质从粗到细,依次出现的是戈壁,沙漠,黄土,在我国西北表现得最清楚了。沙漠是提供沙尘暴的物质基础,地面裸露和气温的冷热剧变,使这里的岩石比别处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堆积黄土高原的材料供应基地。黄土高原就是紧靠着沙漠分布(图,待制作补充)。

  由于黄土的组成物质主要是粉沙,又是在陆地上堆积的,不象水下的沉积物要受到水的压力和被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胶结,结构疏松,其中的孔隙,肉眼可见,流水容易渗入和把它冲走,所以黄土地区多沟壑。但它在干燥时很结实,没有可以层层剥开的性能,但具有沿垂直方向开裂的特性,因此在黄土地区,常多壁立不倒的陡崖和黄土柱,人们也就能利用这一特性,挖出可供居住的窑洞,不仅成为我国先民的居所,而且流传至今。瑞典地质学家也是考古学家的安德生,写的一本记述他考察中国史前文明经过的书,就叫做《黄土地的儿女》。

  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黄土高原,连黄土也罕见 。难怪一个多世纪前,德国地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Richthofen)看到我国黄土地区的景色要大为惊叹,下面是他为怀庆府(今沁阳)附近的黄土构成的河岸所作的素描。(据1877年柏林出版的李希霍芬:《中国》卷1,页60)
黄沙远上白云间——黄土地和它的来历(图)
  李希霍芬首次向世界报道了中国的黄土,并提出了这些黄土主要是风带来的堆积物的说法。而后对于这黄土的成因,学者们争论得很热烈,有些人不同意李希霍芬的解释,认为它很可能是岩石就地风化的产物,或是流水搬来,等等。

  如此巨大的黄土堆积,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只有根据这块土地的历史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风具有很大的搬运能力,古人早有认识。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出塞”,脍炙人口,在通行的《唐诗三百首》中,是这样四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也就有了疑问:玉门关在嘉峪关外,黄河水系中离它最近的是大通河,相距仍有约三百公里,而且其间还有绵亘的山脉阻隔。在玉门关,那里望得见黄河!怎么会产生出黄河远上白云的联想呢。

  竺可桢先生,经过研究,他认为这是将黄沙写成了黄河之故,王之涣看见的是黄沙卷上了白云间;“沙”与“河”草写时的字形很相似,容易出错。后来在新发现的唐人抄本中居然找到了这首诗,明明是个“沙”字,证明竺先生对了。

  但是社会似乎对竺先生的考证并不感兴趣,流传的还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科学家的认真,有时确实是有点“煞风景”,本来流传已久的美好的形象或想象,被你的考证破坏了,当然不大能得到人们的赞同。竺先生曾为之感慨,“中国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与文豪往往不顾事实而顾自己的便利的。”(利害与是非,1935)

  不过我看王之涣倒是注重事实的,他这四句诗,至少给我们留下了两条自然历史记录,一是这黄沙卷上白云,也就是出现沙尘暴了;再是玉门关外没有杨柳。当然他这里所说的杨柳是指羌笛吹奏的曲牌的名字,但也可从语义的双关来理解。后来罗家伦用”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来赞扬左宗棠指挥人们在玉门关外种植杨柳,显然就是由此而来。

  我赞成我的老师王荫之(1911-1976)先生的观点:他在1957年留下的著作《中国地质史料》中说:“这个问题(指黄土的成因)已经将近百年了!现在看来还是个问题。从我国历史记载来看,应该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在1287年的一次大雨土,就有七八尺厚。象这样的雨土方式有过二三十次,就解决了黄土的成因问题。”王先生在中国的古籍里面,查到了107次。并从而发现,而各个时期记载的雨土次数相差很大,则可能反映着当时气候的干湿,雨水多,沙土被大量刮起来的机会就少了。

  中国历史记载中的“雨土”,按其记述,就是今天的沙尘暴: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雨土的地点主要在黄土地区及其附近,也是一种佐证。1287年即元朝至元二十四年,外蒙古地区“雨土七昼夜,没死牛畜”(元史/五行志)。牛这样大的牲口也被掉下来的土掩埋了,这次沙尘暴的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古人把这类事情看作奇异的灾变现象。那时人们相信“天人感应”,如晋代张华编的博物志中所记:“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其警世之意甚明。因此有些大的事件,在正史中也会记上一笔。

  摆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来看,沙尘暴在现在被称为中国这块大地上出现已久。要不何来此黄土高原,黄土层厚达几十米最多到近四百米。而且在五台山、太行山等华北的许多山的顶上都有黄土堆积。

  应该说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已有了答案。我国学者刘东生的研究,更发现这些黄土地层保存了地球历史近期发展状况的珍贵记录。(参见碧声:黄土的万卷书)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