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和谐社会”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0:11 红网 |
最近,“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不管是从两会与会代表的发言还是从普通老百姓街头巷尾的议论来看,和谐社会都成了我们当今社会最关心的话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既是我国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发展勾勒了广阔的前景。“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国家领导集体执政思想日益走向成熟,执政能力的日益提高。 首先,“和谐社会”意味着一个更加注重相互尊重,更加注重人性的社会。“和而不同”,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国家对社会上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价值取向的理解与尊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的先哲就尖锐地指出了允许差异的“和”的重要性。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和”代表着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在对差异的协调中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而片面的求“同”只能导致“不和”的下场。这已经被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所证实。文革期间,不仅服装、追求相同,而且消除差异的倾向一直浸透到了私人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方方面面。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与他人不同就是一种罪过,而结果只能是造成中华民族一段混乱的历史,给民族心灵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国家领导集体对历史深刻认识下所作出的科学主张。近几年,随经济发展而诞生的一批私企老板、具有相当知识储备的企业高管、白领等一部分中产阶层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尊重他们的社会地位、保护他们的财产和人权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去年年底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私人财产、人权写入宪法,就充分表明了国家和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勇气;另一方面,解决偏远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以及保护好大量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都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具体的针对不同阶层的公民以尊重和帮助,促进人们的和谐相处,正是和谐社会的要义之所在。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的执政风格更加务实,更加注重怎样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敢于实践。这正是在新形势下国家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精髓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出了要着重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减免农业税”等同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的报告,正是将着眼点直接落实到“和谐社会”的如何构建上,把人们的目光从关注“为什么”、“是什么”引导到“怎样做”,体现了高度的勇气和决心,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谐问题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先辈所孜孜以求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政治理想。两千年前,中国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正是对一种“和谐社会”的向往。这里的“同”不同于“和而不同”的“同”,而是对包含了差异的“和”的升华,故为“大同”。“大同社会”是人性的解放与回归。为了实现“大同社会”“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华民族的先烈们前赴后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以孙中山、毛泽东为代表的伟人带领中国人们争取解放争取自由实现理想社会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而“大同社会”的具体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和谐社会”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政治理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阶段的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前人不同,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的。它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伟大胜利,也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崛起的标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契机!(稿源:红网)(作者:马峰山)(编辑:潇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