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让“火车”跑得既快又稳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0:43 大江网-江西日报 |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5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最近传来的消息是,进口铁矿石价格狂涨七成,使钢铁产业链条绷紧。 据媒体报道,江西钢企遭遇“成本闷棍”…… 自去年以来,宏观调控已成为一个高频词,对我们搞经济报道的同志来说更是如此。 各种数据表明,由于上上下下的艰辛努力,去年我省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我省提出的宏观调控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两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所以,只要有经济发展,就一定会有宏观调控。 可是,目前宏观调控的压力依然不小。对国家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些人并不怎么理解,认为此举会阻碍他们那里的经济发展。 之所以要进行宏观调控,是因为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不稳定、不健康的问题,国家采取经济、法律等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整,目的是为了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 据有关权威人士透露,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年均达到9%,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也极为少见,堪称奇迹。 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了。假如不进行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就难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近日在回答媒体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时,形象地比喻我国经济犹如一列高速运行的“火车”,大家都是“乘客”都是受益者,之所以进行宏观调控,目的是为了让这列“火车”跑得更平稳更快速,不要产生颠簸,好让大家能够长期受益。 对我省去年的宏观调控,省发改委副主任胡世忠曾这样评价:始终坚持“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注重实效”的原则,正确处理加强宏观调控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在发展中调控,在调控中发展。 作为一个“乘客”,笔者同许多人一样,从小就认知这样一个概念:“我国地大物博。” 看来这个观念今天也该改一改了。地虽然大,物也算博,可人实在多。这样一来,我国的资源并不富有,许多东西按人头一摊下来就少得可怜。 高耗能低水平的产业结构更是要命,近年来逐渐显现的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就可见一斑。 一些地方不顾国家的产业政策,不管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只从自己一地一时的经济增长来考虑,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项目能上就上。 去年查处的“铁本事件”就是一个反面典型:一个年盈利只有800多万元的企业竟敢上一个几百亿元的项目。 对于投资过热现象,人们往往会问:钱从哪里来?说穿了,还不是银行的。有人说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限制他们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但现在有些人借贷时就连本金都不准备还的,靠提高一点利率有用吗? 经济发展最可怕的就是大起大落。宏观调控就是以经济、法律等手段,让过“热”的冷下来,让过“冷”的热起来,避免产业趋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推进经济更为协调、理性地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真正构建成和谐社会。 从种种迹象我们可以看出,宏观调控已“调”出经济发展新局面,说明中央实行宏观调控意义非常重大。现在的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大家应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发展经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避免“火车”出现颠簸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任何人都不能讲特殊的理由。 (杨敏 大江网-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