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领土争端的第三条道路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0:44 青年参考 |
在处理有争议领土的问题上,日本近来动作幅度之大,可谓出人意料。尽管在竹岛争端中已明显处于下风,但是日本依然继续重申对韩国控制下的竹岛拥有主权;以民间团体放弃岛上灯塔维护而政府有义务接手的理由,日本开始对中国坚持主权要求的钓鱼岛行使治权;日本在一口拒绝俄罗斯归还两岛以了断俄日间北方四岛争端的建议后,近日提出的对俄领土要求中似乎又有了追加的成分。 不过在最近几天,日本的风头还是被印尼和马来西亚间爆发的领土争议夺了去。印马两国的海军舰艇在安巴叻油田和卡朗乌纳朗岛附近已经形成对峙,气氛紧张到擦枪走火即可能引发全面战争的程度。眼光转到欧洲,还有诸如芬兰准备向俄罗斯提出的卡累利阿领土问题,德国反对党提出的东普鲁士问题。 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时下的国际体系基本上还是一个无政府的自助体系,暂时还不存在一个超越各主权国家的最高权威,所有国家在寻求本国国家利益时,必然会遵循“理性自私”的原则。提出领土要求就会有诱人的期望收益,尤其是岛屿这种牵涉到大面积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归属权的海上领土。于是相关国家大多倾向于无妨抱持有枣没枣先抡一竿的态度。这种思路的危险性在于,领土争端完全不同于现实利益争端,在民族国家观念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前者更易于诉诸不可量化的感性,而感性又是一个最难于把握的变数,一旦在争端中落处下风,也会产生难以承受的附加成本。 虽然“国家主权问题不容讨论”似乎已经固化为标准台词,但诉诸武力解决方式之肇祸于今和贻害无穷,也日渐成为各国间的共识。观念上的刚柔对立,反映在处理模式上,就是两个极端:或者是双方都信奉“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或者是双方各退三尺,重现中国康熙年间发生在桐城的“六尺巷”佳话。“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两个极端方案虽然表面上力度迥然不同,但需要付出几乎同等的勇气。国家间避战共识的增强是人类理性结出的硕果。任何对抗的发生和扩大,都会对双方造成眼前的损害,并会为日后的争斗埋下伏笔。最为可悲的结局,是有争议领土的归属仍处胶着状态,而双方分别付出的总代价,都已经远远超出有争议领土以任何方法估算出的价值。这种预期的存在,在客观上给政治解决预留了空间,也产生出了政治解决的动力。 或许,在两个极端方案之外,还存在着解决领土争端的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的机会在于,国家间相互依存度的提高有可能生成集体利益,有可能磨合出公认的国际关系新规范,有可能导致国家利益观的重塑。欧盟就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先例。欧洲许多国家间都爆发过长达百年的无数次的血腥对决,但欧洲现在已经有了统一的宪法和货币。 在所有领土争端中,任何既有解决模式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一种参照,于是有全球眼光的政治家,就有机会对世界和谐做出正向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