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馆为26条来京鲟换水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5:20 北京晨报 |
晨报讯(首席记者杨玉峰)“中华鲟王已经于3月10日离开人世!”昨天下午,北京海洋馆总经理胡维勇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显良共同发布了这一消息。不过,两人表示,双方的合作不会间断,而是会逐渐加强,最终使中华鲟在北京海洋馆内实现全人工繁殖的目的。“鲟王”属自然死亡 对于鲟鱼王的死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显良分析认为,它属于正常自然死亡,因为这条鲟鱼已经属于老龄鲟鱼。而且湖北日前遭遇了5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低温天气,持续低温下鲟鱼王不能摄食,这也加剧了它体质变差。 不过,这条中华鲟此前已经被人工取卵。目前,长江水产研究所已经准备对取出的卵子进行繁殖。“今年将繁殖鲟鱼苗10万余尾。”26条鲟鱼仍将来京 北京海洋馆总经理胡维勇介绍说,他们与长江所签订的合作协议规定:双方今后将就中华鲟的饲养、研究及展示等问题展开多方面合作,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鲟在北京海洋馆的全人工繁殖。长江所将向北京海洋馆提供26条鲟鱼活体,其中野生鲟鱼两条,24条为人工繁殖的,其中4条鲟鱼的年龄都在8年以上。此次死亡的鲟鱼原在两条野生鲟鱼内,长江所将向北京海洋馆补充一条长1.8米的鲟鱼活体,这样可使来京的鲟鱼量仍为26条。 昨天,北京海洋馆的鲨鱼馆开始了最后的“装修工程”——海水被调换成了含盐率为千分之三的淡水,潜水员们也开始采用浮力器搬运、清理部分礁石(上图)。工作人员表示,将为鲟鱼提供一个更为宽敞、舒适的环境。海洋馆适合开展鲟鱼养殖 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北京海洋馆进行的合作是一项长期的科研任务,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鲟在北京的人工繁殖。张显良所长透露,此次在北京海洋馆内养殖、繁殖中华鲟,均由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负责。张显良所长认为,北京海洋馆拥有适合中华鲟生活的国内一流的设备设施,可以调节出最适合鲟鱼生活的环境来。而且这里也拥有一流的饲养专家。这些都是研究中华鲟得天独厚的条件。 晨报记者 程玉扬/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