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寻找新时代的创造(文艺点评)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5:3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李志强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新世纪的早晨,中国新诗已在探索中走过了80多年的曲折道路。上世纪初,文化先驱们以勇敢精神和创新气魄,将中国传统诗词与西方现代诗歌潮流融会,开辟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前,中国进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托协调发展。我们有幸处在这个历史上最为自由开放,东西文化自由碰撞、激荡的开明时期,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汲取传统与外来营养,深入时代生活,展开艺术想象力,焕发艺术创造力,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优秀诗歌,是摆在广大诗歌爱好者面前的一项光荣任务。 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独特的生存状态和异域文化冲突激荡而产生的汉语新诗。其发展轨迹始终连接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诗学两大营养根系。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如同生长的植物,它鲜活的生命有赖于我们批判继承中的创造。首先,要力求对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在学习与继承中有崭新的发展。面对传统,不是循规蹈矩地膜拜,而是以“活体”对“活体”的碰撞,用发展变化的观念和视角对历经千百年淘洗的优秀文化成果有新的、个性化的理解与发现。走进前人的语言世界,我们越是陶醉,流连忘返,就越应当以此为参照,以大胆的探索精神和行为去开拓、创造。而“探索现代与传统的结合部需要某种探险精神和灵魂的感悟。将传统化为新诗建设的养分更要有创造的气魄与精神。从而获得新的美学动力……”诗评家孙玉石说:“没有真正的承接传统,就没有真正的走进现代……更没有诗的再度辉煌”。 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汉语新诗的产生和发展,更得益于对异域文化营养的汲取。就汉语新诗的生成而言,外国诗歌的翻译成为最直接的动因。早在汉语新诗的发轫时期,一些学者就提出了融会中西、沟通古今诗学的理想。借鉴外来诗歌营养,在把握其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加强文本细读,在欣赏借鉴其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求得艺术本质上的认知与体察。同时,学习外来诗学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关注外国古典、经典的同时,关注当代和当前的艺术流派及走势,特别是对其探索性与前沿的艺术敏感区域,更应充分关注,保证艺术观念与艺术感觉的先进性与敏感性。纵向(民族的)与横向(外国的)的继承与借鉴,从来都是两条交汇的水源,汉语新诗应在这一横一纵的坐标上衍生丰富变幻的图景。 生活是文学之源,任何艺术创造都是把人生经历或者生命体验转化为艺术经验的过程。诗人应当深入真实而丰富的时代生活,通过灵视之眼去发现潜藏在生活细节和时代脉络中的诗意。在这里诗人既需要对眷恋生命、流连光景等生存细节的体察能力,又需要对时代视域中涉及国计民生、民族发展的大视域、大场景、大事件、大主题有一种历史和哲学背景上的宏观概括能力。更需要以诗性意义的闪回、跳跃出入于整体与个体、宏观与微观,在冲突与融合的时空维度上彰显出艺术的张力。同时,诗人应当充分尊重个人经验,营造和拓展自己的诗意版图。依赖个人经验,从事诚实的写作,应当首先找到一个最熟悉、最有体验、最能够深入进去进行诗意畅游的领域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在向其深度开掘的同时,让这个版图扩大和衍生,辐射到更多的领域。 艾青先生曾说:“诗人的劳动是创造。不重复别人的创造。”“诗人在他对新的语言的创造的努力中,他加深了自己对事物的观察;诗人也只有在他对事物有了更深理解的时候,他才能创造新的词汇,新的语言”。让我们更多的诗人学习、把握先进文化的科学发展观,以更开阔的胸襟、更自由的精神从历史的与现实的版图上生发神姿天纵的想象力,为新的时代呈现更多丰饶、立体、有骨气、有正气、昂扬大气的优秀诗篇,为丰富发展汉语言文化不断地探索、奋进。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17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