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上心理测试误导孩子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5:3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记者 朱虹 孩子轻信网上信息 这几天,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某小学学生小玲怎么都不愿出门,因为同学都说她是小偷。事情的起因是,几天前,小铃和同学一起在网上做了一个心理测试,要他们在咖啡、奶茶、可乐等6种饮料中选出一种,小玲因为平时喜欢喝可乐就选了可乐,没想到测试结果说选可乐的人有成为小偷的倾向,弄得她抬不起头。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小学生,他们大都承认在网上做过占卜、心理测试等。更让人吃惊的是,许多小学生认为网上的心理测试有时很准,也很有意思。而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心里有事也不愿意和家长老师说,而倾向于到网上找答案。 据有关机构调查,青少年用户比较信任互联网信息。在认为“全部可靠”的媒体中,互联网比例高达20.9%,其次是报纸(16.1%)和电视(13.7%)。 网上心理测试并不科学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讲师袁立壮认为,那些所谓的网上心理测试都是游戏,而不是科学的心理测试。 袁立壮解释说,心理测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其编制过程有一套科学的标准,结果有严格客观的解释。科学的心理测试要经过理论假设、因素分析、大型统计等科学程序,不会仅凭被测者一个回答或行为就得出判断。 袁立壮说,对于网上这样的游戏,成年人可以作为娱乐,但对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就会产生误导,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有时甚至会产生颇为严重的后果。 帮助孩子全面认识网络 什么原因造成了青少年轻信网上心理测试?袁立壮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的部分因素使得未成年人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学校中的互联网课几乎全部集中在与应用有关的方面,而对于互联网娱乐原则基本不触及,未成年人在学校以外缺乏约束和指导的环境中进行互联网娱乐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行为扭曲。 记者了解到,国外一些学校在教孩子使用互联网时,就把网络的娱乐原则明确地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知道互联网上的信息有真有假,不会盲目轻信网上信息。 其次,社会和家庭给予未成年人的替代选择太少,除了电视,现在几乎没有其他方便有效的娱乐方式能与互联网竞争。互联网因其在场地、费用、内容、效果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大多数人群娱乐消费的重要选择。 袁立壮说,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17日 第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