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两会回声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5:3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和谐社会需要健康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王蒙提出,和谐社会的基础应该是科学和人文文化的昌明,发展文化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王蒙建议,由人文和社会学者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进行学理的研究阐发,使这一理念进入人们的价值体系、道德伦理与哲学思维体系、中华文明传统体系与思想修养体系。 王蒙希望营造、形成良性的社会风气:表彰文明、礼貌、大度、谦让、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精神情操,批评和克服野蛮、暴戾、狭隘、贪婪、与人为仇、滥走极端的不良风气,建立真正的“文明之邦、礼义之邦、君子之邦”。 文化立法滞后了 全国政协委员马博敏说,我国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已有很大发展,但文化管理相对滞后,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文化立法滞后。由于缺少“文化大法”,实践中许多重大文化建设问题,如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行政管理、民族文化保护等,大量存在“人治”大于、高于、多于“法治”的现象,阻碍、干扰了文化的进步。建议尽快制定第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典,让从事文化产业建设的人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博士生培养不能“大跃进” 全国政协委员王大中说,盲目追求博士生培养规模,将导致博士生质量的下滑,势必拉大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学术差距。博士生培养重在提高质量,切不可盲目扩大规模,搞“大跃进”。博士生培养必须考虑社会需求、科研投入、导师力量、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加强对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宏观调控。同时要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为中心,促进博士生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教师博士化不符合规律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说,目前高校教师的培养、晋升制度有一定问题。一是学位和职称混淆在一起,如博士毕业两年就可以评副教授,使得校园里全是教授了,可有些教授连教案都不会写;二是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教师的博士化不符合教育规律。经过助教、讲师的磨炼后的副教授和仅仅工作两年的博士毕业生的教学水平肯定不一样,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不一样。 没有经典,何来大师? 全国政协委员陈晓光说,在文化艺术领域,现在很难出大师。当作家、艺术家、文艺评论家等都在为生存奔波,都在为名利和金钱忙碌而迷失方向的时候,怎能潜心创造出真正的经典?没有经典,何来大师?从事文艺创作或文艺理论研究的人应该有一颗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心,才有可能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从而在艺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文化产业要担社会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朱树豪说,目前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标签化、形式化、低俗化的倾向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公害”。文化产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不仅包括一般企业所要遵循的劳动者权益、环境保护、就业权益等,更包括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优秀文化的责任。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17日 第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