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奋力崛起的理论思考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6:13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发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号召,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安徽人民的根本利益,表现了安徽人民的自信心、凝聚力和顽强拼搏精神,是我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安徽奋力崛起的条件已经成熟 实施安徽奋力崛起,当前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1、明显的区位优势。安徽临江近海、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我国经济目前正在由东向西逐步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也正在由中国沿海向内地逐步延伸,整个产业结构转移的大势对我们有利。与东部地区相比,安徽在能源、原材料供给、劳动力成本等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一般加工业,由于受到高工资、高水电、高地价及高运输成本等压力,将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安徽因其区位条件是首选的目标之一。对于安徽而言,这是一个加强互动与对接、融合与合作的难得机遇。 2、良好的经济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徽的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具备了实现奋力崛起的基本条件。目前省内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公路网纵横交错,已建成和将建成的铁路干线进一步凸现了安徽作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工业经济连续多年发展,尤其是涌现了像马钢、海螺、奇瑞、江汽等一批快速成长的典型,对整个安徽发展起着巨大的鼓舞和示范作用。2004年农业走出了多年的低水平徘徊,农民人均收入有了历史性的突破,随着淮河防汛保安工程的顺利建成,长期以来制约安徽发展的心腹之患将有效地得到消除。 3、软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多年的改革开放,安徽的经济体制、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积累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区域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结合安徽实际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周边省份的快速发展,对安徽的广大干部群众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效应,发扬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加快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在全省上下已蔚然成风。这是安徽奋力崛起最强大的动力源泉。 4、中部崛起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我们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今年的全国“两会”进一步凸显了“中部崛起”的议题,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五个统筹”战略思想的进一步落实,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中部崛起”已成为新世纪、新形势下中国宏观区域政策一个最大的亮点,政策的普惠阳光将为包括安徽在内的中部诸省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个宽松、有利于安徽崛起的宏观环境正在形成。 5、近几年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奠定了信心。近几年安徽经济呈现出“困难比估计的多,成绩比预料的好”的发展趋势,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2004年取得了增长三个“一百”的喜人成就;正在实施的“861行动计划”符合安徽省情,顺应发展趋势,效果初步显现,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信心。 当然,安徽奋力崛起也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简言之,主要表现为三个滞后: 1、工业发展滞后。安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7.4个百分点。全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为52.2%,安徽只有44.8%。所以,从一、二、三产业来看,安徽的主要差距在第二产业的比重偏低,反映了工业化进程明显滞后。 2、非国有经济发展滞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安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较慢。目前安徽非国有经济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的比重,安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3个百分点。在这一块改革开放以来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经济中,安徽明显滞后。 3、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滞后。2003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安徽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4.1个百分点。近邻浙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仅占29.6%。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安徽浙江两省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差不多,二十几年后出现如此大的变化,这是最重要的差距所在。 毫无疑问,困难大需要我们正视,困难大也说明我们机遇大、潜力大、希望大。 二、安徽奋力崛起的政策建议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途径。目前,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途径。首先,对传统产业实行改造和升级。能源、原材料产品是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基础产业的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合理开发优势突出的能矿资源,是安徽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安徽在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地位,加大对电力、冶金、煤炭、化工等行业的投入。其次,在以汽车为代表的机械制造方面,安徽已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应当通过加强技术改造,痛下决心改制重组,形成动态比较竞争优势,做大做强,顺利地度过WTO后过渡期。再次,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特色轻加工工业,提高这些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变向沿海输出粗加工产品的现象。最后,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合肥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选择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领域,优先发展一批产业化前景明朗、具有市场潜力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2、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增长极。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化,带来人口的集中和生活的新需求,必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般而言,某一区域的城市化都是以中心城市为先导和重点的,通过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形成一个集群和辐射功能均较强的城市经济圈,才能成为区域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缺乏现代化大城市的带动是安徽经济长期发展速度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支持合肥迈向现代化大城市的步伐,促进芜马铜工业带的建设,发展两淮、蚌埠为中心的煤化工能源基地和皖北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3、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是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突破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地方发展空间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安徽奋力崛起,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国际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一是要积极开展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引进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加速安徽产业改组。二是要培育出口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在巩固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开拓新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农业上要重点开发一批深加工、精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项目;工业上重点加大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三是要扶持一批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引导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四是要积极做好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在引进大公司、大财团资金的同时,重视对技术尤其是高、精、尖技术的引进,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使技术引进成为安徽加快工业化的助推器。 4、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根本所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安徽奋力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把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通过扶持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二是要充分发挥安徽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格局。三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以城关镇和中心集镇为重点,认真搞好规划,制定优惠政策,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 三、安徽奋力崛起关键是真抓实干 实现安徽奋力崛起,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锐意进取。固然我们现在有着很好的机遇,但如果抓不住则等于零。我们必须抛弃自卑自怨,无所作为的观念;必须抛弃盲目乐观,有所不为的观念。自卑自怨,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一门心思等靠要,寄希望于中央给优惠政策;盲目乐观,只看重自己的优势,躺在优势上睡大觉,丧失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决心。这些观念对于我们奋力崛起都是不利的,应予坚决摒弃。我们应有卧薪尝胆的志气,开拓创新的勇气,励精图治的豪气,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 其次,实现奋力崛起在工作作风上必须真抓实干。实干,就是实践。只有实干,宏伟蓝图才能一步步变为现实。实干,是一个理解、消化、贯彻、执行决定的过程。实干,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彰显着勇气和智慧。坚决反对只说不做、大说小做、只有唱工、没有做工的不良风气,树立“振兴安徽,皖人有责;奋力崛起,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再次,实现奋力崛起要求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致力于加强制度建设。我省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坚冰已经打开,航道已经确定,每个地方、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繁冗的事务性活动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放在真抓实干,解决问题,扎扎实实推进工作上。真抓实干,必须依靠制度。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面前,人人都必须认真遵守,努力践行。工作职责要明确,目标管理体系要完善,从各级干部到具体工作人员,都能切实负起责任,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现疏漏,确保各项工作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最后,实现奋力崛起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全省六千四百万人民。奋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安徽人民造福,而奋力崛起的过程必须依靠全省人民的共同参与。“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历史上徽商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绵延几百年”的辉煌,今天在安徽人民中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高超的发展智慧、无数的发展精英。调动好、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的政策措施要体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要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 (作者单位:省社会科学院)韦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