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遭遇“大豆埋伏”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6:16 人民网-江南时报 |
近日,全球商品市场全线飘红,金属市场、能源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均在基金买盘的推动下全面大涨,其中原油和部分基本金属期货价格更创出了历史新高。此轮行情的突出特点,是各种基金全面入驻商品市场,而其本质是趁美元贬值时,豪赌商品升值,设局掠夺它国资本。在大豆市场,仅相隔一年多,中国企业再次中招,又在高位点价采购大豆。 春节前,美国大豆出口销售2119万吨,落后于去年同期2217.68万吨,去年的丰产大豆还有过半持有在农民手中。美豆价格也在低价格区间500美分至560美分运行,部分美国农民申请了贷款差额补贴,市场沉浸于供大于求的熊市氛围,基金持净空单达8万余手。 春节期间,南美出现干旱天气,美农业部迅速调整产量预估,基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战略时机调整头寸。基金空翻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去年进口热情依然高涨,累计进口量已经超过预期值,市场普遍认为这种趋势将延续,而3至4月间可能巴西不能完全满足中国方面的进口需求,这可能促使中国进口商继续寻购美国大豆,如此对手岂可放过。 然而,很多中国买家没有意识到危险,依然选择了“到岸定价”的进口大豆采购方式。节后,利多消息频传,大豆价格也在基金的大举买入作用下一路飙升,中国买家点价时成本已经上升到400美元以上。当CBOT大豆价格涨至650美分一线时,已鲜见贸易商保值抛盘,基金净多持仓也已达3万手以上,中国及欧盟的买单依旧。 目前,大豆行情还没有接近尾声,后期美国基金的市场炒作还有题材,中国企业采购仍需防范风险。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干旱天气,给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大豆带来了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打击。此外,美国大豆锈病造成种植成本的攀升,2005年至2006年大豆播种面积可能会降低,这些都可能继续被基金炒作。 大陆期货 高严荣 《江南时报》 (2005年03月17日 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