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坚冰在“阳光”下消融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6:29 成都日报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成都在旧城改造中创造性专业化系统化思路,形成了受到高度评价的“成都模式” 事件数码 11.41万户2004年10月底,提前7个月圆满完成城区410万平方米危旧房屋拆迁改造目标任务。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市实现开工项目337个,实施改造开工面积635.52万平方米,完成危改项目211个,涉及拆迁单位、居民住户11.41万余户,累计拆除各类危旧房483.94万平方米,占3年410万平方米总目标计划的118.03%。 76.5平方米通过旧城改造,大批市民通过拆迁补偿安置改善了居住条件,从无房户变成了私房主。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被拆迁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拆迁前的14.1平方米增加到了25.4平方米,户均面积从拆迁前的42.4平方米增加到了76.5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从拆迁前的35.6%提高到100%。 60万平方米在旧城改造中,新扩建道路60万平方米。 300万平方米在旧城改造中,全市拆除违规建筑300多万平方米。 500多万平方米在旧城改造中,新增绿地500多万平方米。 47.5%近两年,外地人在成都购房的比例达到了47.5%。 事件背景 2002年5月,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果断决策: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对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路以内410万平方米危旧房拆迁改造,全面实施旧城改造工程。2002年5月30日,武侯区与文里片区正式召开动迁大会。一场涉及45个片区、30多万人的成都建城史上最大规模拆迁改造工程就此拉开序幕。 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涉及多方利益。如何在拆迁过程中化解矛盾、赢得市民理解,是每一个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成都的旧城改造也并非一帆风顺。从拆迁难到拆迁易,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感谢不已,成都在3年旧城改造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不仅提前7个月完成了目标总任务,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市场化运作”、“阳光拆迁”、“多轮驱动”、“扶贫救困”等专业化、系统化改造思路。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被国内知名专家称为“成都模式”,受到各方关注。国家建设部领导更对成都的旧城改造和阳光拆迁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今,在旧城改造工程被市民推荐为“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候选工程之际,我们找到了被推荐者和推荐者,找到了从事拆迁工作多年的管理者。他们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受,多角度地展示旧城改造工程的不易与成绩…… 专家点评 成都旧城改造很有战略眼光 林凌(著名经济学家、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省社科院博导) 成都是一个古老而别具特色的特大城市。在2002年5月以来实施的新一轮旧城与危旧房屋改造过程中,成都认真研究了中外旧城改造案例,汲取了经验教训,探索出了新的理念,改造方式独具特色。 成都不仅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改造城市指导思想,还形成了多元城市改造目标的新理念,并采取总体规划和规模改造的方式,使成都旧城和危旧房屋改造能够大规模顺利推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旧城与危旧房屋改造中,成都十分重视动迁居民尤其是其中困难群体的合法利益,不仅实施了“阳光拆迁”、“阳光评估”、“阳光补偿”等政策,而且对“双困户”实施廉租住房政策,建立了拆迁安置扶困救助备用金制度,同时帮助购房户引入银行按揭机制等。这一套被称为“拼盘政策”的政策体系,有力地缓解了拆迁安置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协调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扶持了困难群体,从而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加快了旧城改造步伐。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旁白:2005年3月5日,为了解市民推选旧城改造工程为“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的原因,我们采访了市房管局局长周鸿德,他为我们解密了旧城改造的“台前幕后”) A破解体制、资金、民心障碍旧城改造成果得来不易 记者:旧城改造的初衷是什么?周鸿德:旧城改造是执政为民的体现。2002年初,成都中心城区仍有520余万平方米危旧房。扣除干打垒和零星的,还有410万平方米。大多为低洼棚户区,不仅房屋破烂、无消防通道、市政设施不配套,有些甚至木质严重腐朽,用“修补”办法无法完全排除安全隐患。何况,大量的危旧房也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并导致很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完善工作无法进行,城市规划难以实现。为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推进城市发展,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建城史上规模最大的危旧房改造工程。 记者:旧城改造启动前,有哪些危旧房片区令你印象深刻? 周鸿德:很多。我记得有一天,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李春城带领很多政府部门负责人来到老马路视察时,被几百名住户围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向李春城反映房屋漏雨被淹的情况,希望政府能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住户们渴望搬离棚户区的眼神,我至今回想起来还印象深刻。 记者:2002年,与旧城改造工程同时进行的还有畅通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它们三者之间有无共同点呢? 周鸿德:有。旧城改造工程、畅通工程与水环境整治工程都是“环境经营模式”的具体体现。其中,旧城改造工程是经营城市的着力点。因为“经营城市”重在经营城市土地,存量土地是城市可经营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改造是盘活城市存量土地的必然举措。 通过实施旧城改造,可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降低人口密度、调整城市布局。换句话说,无论畅通工程还是水环境整治,都要涉及旧城拆迁。危旧房拆迁是前提,畅通工程、水环境整治是改造的具体内容。 记者:成都在大规模推进旧城改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 周鸿德: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制度缺陷,即体制或法律障碍;其次是资金缺乏,危旧房拆迁需要大量资金。此外,旧城改造必定牵涉到很多人的利益,能不能赢得全市人民的支持也是一个问题。但不管怎样难,危旧房改造都是一项能为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实事。不但坚决要做,而且要做得好! 记者:成都是如何克服一系列难题的?周鸿德:在操作模式上,成都创造性地提出了危旧房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成片实施改造的新思路,克服了制度缺陷。在改造资金的筹集和运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总体授信、项目贷款、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的模式,克服了资金困难。还实施了“阳光拆迁”、“多轮驱动”、“扶困救助金”、“拆迁培训”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举措,克服困难,化解矛盾,争取最大限度地赢得百姓的支持和理解。 我手里有两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系列举措带来的实际效果。2004年拆迁纠纷的裁决受理量和行政裁决量比2003年分别下降了75%以上,而拆迁量并没有减少。规范化管理让旧城改造越来越得民心。此外,2004年7月的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对旧城改造的支持率高达91.4%。2004年10月底,成都基本完成了三年危旧房改造目标任务,成果得来不易。 (旁白:3月7日,我们分别来到了武侯区旧城改造办公室和成华区旧城改造办公室,寻找两位被市民推荐为“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候选人的胡文敏和谢碧卿。从两位拆迁一线工作人员那里零距离接触“旧城改造”。) B拆迁户曾扬言要炸房子每天10小时苦劝解心结 记者:你在拆迁一线工作了多少年,曾经历过哪些拆迁工程? 胡文敏:搞拆迁13年了。参加了很多拆迁工程的具体工作,其中比较大的有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三瓦窑石安高压线走廊、老马路片区等市政工程拆迁。 记者:你工作过的哪一个片区最令你无法忘怀? 胡文敏:老马路片区。老马路片区双困户多,残疾人多。很多被拆迁户在选择产权调换后,都拿不出房屋补差款。因此,成都的很多扶贫帮困举措都是从老马路开始向全市推广的,例如“一次性发放5年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八项便民措施”等等。在一、二层拆迁安置房源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还发动武侯区房管局职工及其亲属、朋友,希望他们把自己的二手房“储存”到武侯区旧城改造办公室,用来安置这些老年拆迁户。 记者:你认为对拆迁工作者来说最难的是什么? 胡文敏:最难的就是得不到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一些拆迁户因为误解拆迁政策,不太支持我们的工作;有的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有的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甚至扬言要用液化气罐炸房子。 记者:你当时怕吗?胡文敏:说心里话,我当时特别担心。这种担心并非为了我自己的人身安全,更多的是为了还在老马路居住的其他拆迁户。当我发现对方有过激行为时,会一边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一边继续对住户做解释工作。最艰难的劝解阶段,我们每天连续10多个小时在她家里“上班”。最后,这位拆迁户在同意签订拆迁安置协议那天哭了。她说,是我们工作人员的态度打动了她。后来她母亲还到拆迁办来找过我们,一个劲地感谢旧城改造给了她新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老马路就是成都旧城改造的缩影,大家都经历了从“不被理解”到“受到抵触”再到“受到感谢”的过程。 C享受拆迁工作酸甜苦辣从拆迁户那里感受幸福 记者:你觉得成都旧城改造能提前7个月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谢碧卿:我个人感觉成都旧城改造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一个是以人为本;一个是依法拆迁。成都有非常细致的法规,能从各个层面来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的“阳光拆迁”制度也很好地推进了改造工程。如果你是拆迁户,当你走进拆迁现场办公室时,看到“评估办法”、“拆迁安置房效果图”一一“上墙”,也许你会在第一时间里对政府多一分信任感,愿意支持拆迁。 记者:你有没有后悔过干这一行?谢碧卿:从不后悔干上这一行!虽然拆迁工作有着酸甜苦辣,但当我获得拆迁户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感谢的时候,当我看到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的时候,当拆迁户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都会感觉到特别幸福。我相信,这也是所有奋战在拆迁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旁白:7日下午6时,我们来到了老马路拆迁户苏凤家中。这位拆迁户打进热线电话推荐胡文敏为“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候选人。 然而这位朴实的中年妇女也正是去年在老马路扬言采取过激行为的人。透过她的转变,我们看到了旧城改造的难、拆迁工作人员的累,感受到了拆迁户发自内心的感谢) D后悔曾扬言采取过激行为真的非常感谢旧城改造 记者:你们一家多少人,在哪里住,面积多大? 苏凤:5个人。在老马路的两套房子里住了50多年。一处面积有20多平方米,另一处有40多平方米。 记者:当你知道老马路要拆迁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苏凤:在老马路住了几十年,很有感情。当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特别希望能用一处40多平方米的房子换2套跃层房屋。为此还说了一些过激的话,伤了工作人员的心。后来才知道,我的想法是错误的,不符合拆迁安置政策。 记者:你说过哪些过激的话呢?为什么?苏凤:我说要采取过激行为。可能当时太激动了,再加上误认为房子和土地都是自己的,应该一起补偿。可实际上,只有房屋产权是自己的,土地属于国家。现在很后悔,当时不应该说那样的话。 记者:最后怎么想通了要搬呢?苏凤:工作人员的态度打动了我。当时我母亲因为与父亲赌气,要去轻生,可他们一直给我母亲做工作、给我做工作。后来,还带我去很多地方看拆迁安置房,前前后后看了大约7次,每次态度都很好。有一天晚上,一个工作人员带我去看房子时还被一只狗咬伤了,我们一家都比较内疚。 记者:在新家生活习惯吗?苏凤:现在,我搬进了新瑞苑70多平方米的新家,母亲一家也住进了新房。他们感觉很方便,到菜市场买菜只需要5分钟,购物很方便,爸爸、妈妈的精神也好多了。真的非常感谢旧城改造工程,它让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最难忘的故事 搭木梯爬阁楼拍回千幅旧城图片 回想起旧城改造之初,市房管局局长周鸿德感慨万千。 市住房保障中心、市房屋产权监理处及五城区房管局共同组成了一个特别“摸底小组”,市、区两级联动,一起“走家串户”,为成都危旧房片区搜集最原始的基础数据。 从2000年开始到2002年5月,工作人员每天都到一线调查,走访千家万户。搭木梯、爬阁楼,测量每一处房屋的面积,了解每一片危旧房究竟有多少住户、房屋结构是什么、房屋使用性质是什么。工作人员的脚步遍布二环路内中心城区,拍回数千幅资料图片。最后发现,成都的中心城区内有520多万平方米危旧房,成为了阻碍成都快速发展的“瓶颈”。 感言虽然现在这些危旧房片区已经被一栋栋高楼大厦和新建的市政配套设施所替代,但是老照片依然清晰地记录着成都变迁的过程、见证了城市发展,令人难忘。 最振奋的故事 土地“打包”解决后顾之忧 在周鸿德看来,成都旧城改造采取了经营城市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改造思路。 成都在旧城改造工程启动之初,就创造性地把410万平方米危旧房“打包”为45个片区,“每一个片区由若干地块构成,把零星地块组合成群,实施整体成片拆迁”。这样做,既整合了地块、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优化了土地资源,也便于融资。 在周鸿德的记忆中,过去,虽然政府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及规费等优惠政策来吸引开发商参与投资开发,但拿到土地的开发商并不十分关心城市建设的整体利益,只要位置好、易拆迁的好地块,导致位置差、拆迁难度大的地块无人问津。 感言将410万平方米“打包”为45个片区,每一个片区由若干地块构成,把零星地块组合成群,实施整体成片拆迁,有效解决了差地块没人开发的后顾之忧。 最感动的故事 昔日“钉子户”今日讲解员 谢碧卿说,拆迁工作的本质就是和人打交道。如果被拆迁人因为对某些政策的理解有偏差而产生抵触情绪,拆迁队伍必须以极大的耐心来面对群众。依靠这样的工作原则,谢碧卿负责的驷马桥北门片区发生了一个由“钉子户”转变为拆迁讲解员的故事。 50岁的杨开明(化名)是某厂职工,老房因驷马桥北门片区拆迁被纳入拆迁范围。为得到高额补偿,杨开明带头抵制,还联合其他人对抗拆迁,指责拆迁工作人员。然而,面对一次又一次上门讲解政策的工作人员,他的心渐渐被打动了。顺利签订了拆迁协议后,他家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老式套二56平方米住房也“升级”为87平方米套三新房。 杨开明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还当起了“义务拆迁讲解员”。在他的带动下,陆续有10户拆迁户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 谢碧卿说,她对此特别感动:“没想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如此多的回报,拆迁户不仅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甚至还帮助了我们!” 感言拆迁工作的本质就是和人打交道,拆迁队伍必须以极大的耐心来面对群众,以政策为准绳,把被拆迁人当作亲人一样对待。 最心酸的故事 别人的休息日我们的工作日 胡文敏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4年7月,为了突击完成老马路片区拆迁工程,武侯区旧城改造办公室从全局抽调了20多人组成“突击队”,每天上午从9点开始到晚上10点过,连轴转地上班。 工作性质决定了,别人的休息时间就是拆迁工作者的上班时间。全身心投入工作以后,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时间。那时候,胡文敏的手提包里常备治疗心脏病、高血压、乳腺增生等疾病的6种药。虽然身体不好,胡文敏并没有放松对自己和同事的要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绝不能有任何过激的举动和话语”。 胡文敏很庆幸自己有一个理解她的家庭,“母亲、先生和女儿对我的工作很支持,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我的节假日”。 感言最希望得到家庭的理解、同志的理解、领导的理解,是理解促使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记者手记 新生的搏动 2005年3月7日,我们和胡文敏随苏凤一起来到了她的新家。以蓝色为主色调的拆迁安置小区“新瑞苑”在阳光下显得很温馨。几位原老马路住户看见胡文敏,立即笑着大声打招呼:“胡大姐,你又来看我们啦!”苏凤的新家宽敞明亮,与老马路的老房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两年多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改造410万平方米危旧房,让30多万人住进了新居。拆迁难,做好拆迁工作更难,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肯定更是难上加难。“以人为本、依法拆迁”,是成都旧城改造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保障。为了化解矛盾,成都在全省率先推出了行政强拆申请听证会;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以“十项公示制度”、“阳光评估”、“阳光补偿安置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阳光拆迁”工程。 我们从老马路感受到了“扶贫救困”,“一次性发放五年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政策”、“八项便民措施”、“扶困救助备用金”先后出台和落实;我们从东郊老工业区看到了“多轮驱动”运作模式的推广…… 如今,走在成都的中心城区,再也没有了草房和低洼棚户区的身影;再也没有雨天天上漏地下淹、白天点灯度日的破旧危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能力得以显著提升。靓丽的色彩和老百姓的感激之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城市新生的搏动。记者康庆摄影谢明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