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轶事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9:32 今晚报 |
1957年一场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反右派斗争”遍及全国,55万人一夜之间变成了“人民的敌人”。最高领导指示,“右派分子”占知识分子总数的百分之一、二、三,最高可达百分之五、百分之十。当时政治生活的习惯是自上而下,层层下达指标。因为并没有颁布一个“右派分子”的统一标准,到了基层,因为普遍文化水平低,又少有报纸、广播,“运动”精神全靠口头传达,所以便产生了不少笑话、恶作剧。 我所在的小城是个县级市,区为科级,街道办事处为股级,街道下属单位就是枝杈级、毛毛级了。五金门市部的8个人分别是焊锡壶的、打马掌的、打镰刀的、配钥匙的,刚刚公私合营起来,也都有了干部身份。党小组长听不大懂文件,只带回来一个指标。他听着“右派分子”和“积极分子”差不多,反正都是“分子”,交给大家选举吧。选来选去推出一个小伙子,手脚勤快,又正在说媳妇,正需要添彩呢。木器社13个人,分别是做家具的、打风箱的、合棺材的、旋擀面杖的、制秤的等等。他们的党小组长人精一点,四舍五入只要了一个指标。他也不识字,只觉得“右派”和“派工”差不多,都是一个派字,抓夫、上河工、出担架什么的。不愿得罪人,干脆让大伙儿抓阄吧。让一个年纪大的做了13个纸团,做好后他抢先下手抓,心想第一个抓中的概率小些。不想打开一看,这个指标正好落在了自己头上。 到了区级机关就不同了,不仅要人头,还要上报材料,整理“右派言行”。基层单位距政治中心最远,人们不关心国家大事,就要从鸡毛蒜皮中深挖细找,上纲上线。上级号召剧团上山下乡,豫剧团主演有胃病,当副团长的他爹劝道:“你身体不行,咱们上山上唐山,下乡下新乡。”这一句罪状就出来了,说是“破坏党的文艺政策”。 各级机关的“反右”大权掌握在“五人小组”手里,党内一把手自然是“左派”,拿着手电筒照别人,其中难免有假公济私的。供销社党支部书记要整一个副主任,想起一次打扑克时,那副主任向对门说:“使出吃奶的劲儿,把他们打下台。”算起旧账来,让支部书记下台还不是让党下台,指示那天打扑克的另外两个人写了旁证材料。团支部书记小常出来讲情:“副主任人也不错,就是嘴臭,你高抬贵手,把他当个屁放了吧。”支部书记驴脸一拉,厉声说道:“你身为团干,党的助手,怎么划不清界限,我看也得与‘右派分子’同样对待。” 如此荒唐可笑的事例,当时可是何等的严肃、残酷。“右派分子”帽子一戴就是二十多年,发配农场劳动改造,不仅自己吃苦受罪,并且祸及家属子女,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平反,重见天日。可悲那个小常,档案里并没有结论材料,还没法落实政策,是一个假“右派”,白白陪了二十多年绑,小常变成了老常。因为社会上宁左勿右,竟然没有一个人给他说过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