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与学科“亲密接触” ——走进闸北区双语教学试点学校听课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14:26 新民晚报 |
音乐教室里,扬波外国语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一听完圣桑的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就迫不及待地开了评论——“lyric(抒情的)”、“vigorous(有活力的)”、“graceful(优美的)”,形容词一个个从他们嘴里蹦出来;延长路幼儿园正在上体育课,“shoot(投篮)”、“bounce(拍球)”、“dribble(运球)”,小朋友们一边玩球一边大声喊出口令,师生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让人仿佛置身NBA赛场。 这是记者昨天在闸北区双语教学展示活动中见到的精彩片段。孩子们掌握了不少连高中生都未必知晓的单词,着实令人吃惊,而赐予他们这份“功力”的正是一堂堂新颖的双语课。 “智囊团”来帮忙 带领学生走进“天鹅湖”的沈隽淼是闸北区首批优秀双语教师,在她的课堂上,善于朗诵的孩子围成一圈朗诵原版美文;喜欢画画的孩子拿起画笔描绘音乐意境,然后用英语给大家作说明;善舞的女孩Helen摆出优美的姿势,模仿天鹅“stretchthewings(舒展翅膀)”。 沈老师告诉记者,英语词汇量小之所以没有成为孩子描述音乐世界的障碍,得归功于学校特意组成的音乐英语联合“智囊团”——每次一拿到新课本,音乐老师就挑拣出其中重点讲解的章节,然后由英语老师在上课时把相关单词教给学生,小沈的发音、语气也都由“智囊团”把关。4年实践下来,她感叹“双语可不是我们任课老师一人的职责呢!” 中英比例要合适 自然课上,闸北区实验小学戴骅老师指导学生给自己搜集的“garbage(垃圾)”分类,“wastedpa-per(废纸)”、“过期的medicine(药)”、“菜叶”……即便不能完全用英文表达,戴老师仍微笑着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动脑,把垃圾放到3个分别标注着“harmful(有害的)”、“recycled(可回收的)”、“non-recy-cled(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也不忘告诉大家“菜叶是peel,药过期可以用expired”。几个轮次下来,孩子们俨然已经成了环保小专家,3个关键词也稔熟在心。 虽然没有达到100%英语教学,但在参与评课的华师大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斌华看来,作为双语教学起步阶段的“渗透型”课程,它是成功的,“双语课不是英语课的延伸,首先要做的是不损伤学科教学本身,其次才是学语言”。 除现有的20所双语教学试点学校外,本市将于近期公布29所第二批试点学校,并逐步推进双语教师认证工作。此外,双语教学也将拥有首部“课程标准”,市教委教研室正在加紧制订《双语教学课程指南》,为学科教学要求和语言教学要求的交叉、整合以及课程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使本市双语教学更为规范和系统。 本报记者陆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