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海省长宋秀岩谈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16:09 人民网

  人民网西宁4月18日电记者郅振璞报道:在今天上午的省政府经济分析会议上,青海省省长宋秀岩从解决青海具体经济社会问题入手,结合实际融为一体地谈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宋秀岩省长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构建和谐社会又是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过程,我们既要把握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事业等重点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和谐社会之本。“十一五”期间,青海省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全省城镇劳动力供给近20万人,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平均每年有60万人(次)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社会保障压力的问题、劳动关系更加复杂的问题等等,都将更加显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就业,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调控目标,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快扶贫开发,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是青海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青海省的困难群体占到全省总人口的30%。尤其是农牧区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自然环境严酷,贫困程度很深,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在政策、项目、资金等各方面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倾斜,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统筹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大保险为基础,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为配套,社会互助、社会优待、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技教育、精神文化、健康安全方面的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青海省目前人均受教育程度不足6年,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国民体质和人均期望寿命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必须在体制、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社会事业倾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推进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有序。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