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式”建筑正在淡出的记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11:05 兰州新闻网
“苏式”建筑正在淡出的记忆(组图)
“苏式”建筑正在淡出的记忆(组图)
当年的七里河电影院正门。

“苏式”建筑正在淡出的记忆(组图)
50年代的“苏式”建筑设计图及样板房。

“苏式”建筑正在淡出的记忆(组图)
  第一栋“苏式”住宅楼建于1955年,目前还能住人,居民虽然都希望住上设施更完善的新住宅,但对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他们还是很有感情的。

  特点:浮雕装饰灰色砖墙木制大尖顶屋顶

  旧楼房已渐渐湮没在新起的高楼之中,老兰州们还有些许记忆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高大雄伟、墙壁厚实、斗篷式大屋顶,在华美中不失庄严肃穆的老房屋。有人说,那就是半个世纪前建起的充满前苏联风格的楼房。还有许多“老兰州”充满激情地告诉记者:“那时兰州的地面上尽是些土坯之类的平房,这些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低矮得可能称不上是楼房的建筑,在当时却非同一般!作为办公、饭店之用的“苏式”建筑,都成为标志性建筑;当作居民楼的,也绝不是一般人能住上的”。

  【追踪篇】

  半个世纪前的高档建筑

  根据热心读者提供的线索,记者分路对被认为是典型的“苏式”建筑进行了摸底采访。记者发现,在西固、安宁、城关目前还存在着一些“苏式”楼房,有一部分是民居,比如,兰炼街区的28栋楼房;有一部分在校园中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显现着人文与历史的痕迹。

  尚有28栋“苏式”居民楼

  在西固区兰炼7、8、9三个街区,记者见到了50年代建造的可能是目前我市最集中的苏式建筑群,共有28栋,带有明显苏式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基本上都是三层的楼房,楼高较高,普遍在3至4米左右,没有阳台。据这里的居民讲,这些楼最早的是1954、1955年间苏联人帮着给建的。

  住在省煤炭局大院里的薛秀兰大妈告诉记者,1953年修建的省煤炭局办公楼,只有三层,是那种典型的苏联式建筑,有一个大的木屋顶,灰色的墙壁,木制的窗户。1983年改建为局招待所时加了两层,把外表刷成黑紫和墨绿两种颜色,完全看不出苏联风格了。

  印在烟盒上的标志性建筑

  站在院子里看,兰州饭店外墙整体呈现一种沉重的灰色,楼虽不高,但像一位阅尽世事的老人,古朴庄严。饭店动力工程部的魏总说:“兰州饭店始建于1953年,带有典型的苏联建筑风格,建成后直到九十年代初,一直都是兰州最高级的宾馆。”魏总说,他至今仍然记得1972年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进入兰州饭店时的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作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兰州饭店主楼多年来一直被印在兰州烟的包装上。

  异域风情建筑随处可见

  走进兰州大学、西北师大的校园,随处可见大尖顶、灰墙、木窗组成的苏联式风格建筑。记者看到,岁月的洗练并没有冲刷掉建筑本身的特色,屋舍俨然,厚实肃穆,映衬在老树翠柏间显得格外古朴,让人肃然起敬。

  据曾在苏联留居多时的师大前任校长白光弼教授介绍,该校建于1956年的旧文科楼和青年教职工公寓是最具苏联风格的建筑。尤其是旧文科楼门的设计凸现了苏联建筑的风格,门厅两旁有以黄铜和银白为色调的浮雕装饰,结实的楼梯旁有很苏式的壁灯装饰。据兰大图书馆的江志学馆长介绍,1958年,兰大从萃英门搬迁到盘旋路后,修建了物理楼、化学楼、旧文科楼和图书馆等建筑,基本上都是那种灰色砖墙、木制大尖屋顶的苏式风格的建筑。

  老楼荣光渐被高楼遮去

  在八冶大院一大片尖顶、木窗、灰墙、四五层高的老房子中间,矗立着一座正在修建中的十几层高的住宅楼。正准备回家的刘老师告诉记者,这片房子共有19栋,是1956年左右建的,都是那种大尖顶、木头窗户、大开间的苏联式风格的建筑。独门独户带厨房、卫生间的房子很少,基本上是一条大走廊里有三四家住户,共用一个卫生间,厨房设在走廊里,晚饭吃什么邻里都看得一清二楚。

  【思考篇】

  “苏式”建筑能成“古迹”吗?

  不少人坚信兰州有许多前苏联风格的建筑,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也有人表示那只不过是当时为了解决急需而修建的粗糙之物,根本没有保存的价值。

  兰州的“苏式”建筑很有特色

  据白光弼教授介绍,师大的青年教职工公寓当时是遵照梁思成先生“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修建的。从外观上看是斗篷式屋顶,标高较高,墙壁厚实,框架很大,门框有花纹装饰,以青砖和水泥为主要构建材料,呈现出苏式庄重的青灰色调。门框的轮廓为酷似陕北窑洞的圆拱形,屋檐上有木雕彩绘装饰,飞檐上有对称的石雕飞鸟装饰,雕刻精巧很有动态感,体现了中式风格,很有特色。

  兰州饭店动力工程部的魏总说,“一五”期间,兰州的许多建筑都是由苏联建筑师设计的,兰州饭店就是其中之一,整体以苏式风格为主,加了一些中式风格在里面,屋顶就由苏联式建筑常见的大尖顶演变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平顶。兰炼街区的老房子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如带有很大坡度的斜屋顶等。居民张大爷说:“当时大家都住平房,这些房子是最好的,一般人还住不上呢!”

  充其量只是受了其风格的影响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很多苏联专家参与了兰州的重点项目建设。因此,当时的城市建筑在很多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苏联风格的影响。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住在省煤炭局大院里的老人告诉记者,在当时中苏友好的历史环境下,这些建筑虽然不是苏联专家设计的,但都是参考苏联图纸建造的,揉合了多种风格。从八冶退休不久的梁工说,八冶大院的老家属楼虽然从外表上看是属于苏联风格的建筑,但在修建之初并没有苏联专家参与设计或修建,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借鉴了这种风格。

  别让曾有的辉煌消失在风中

  经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兰州饭店的外表依然完好,没有像别的一些老建筑那样出现裂痕,内部的木龙骨也依然在结实地发挥着作用。2004年,饭店的内部进行了装修,幸运的是基本没有伤筋动骨。兰大图书馆2001年进行了改扩建,建筑面积增加了近3倍,钟楼向上拔高了十多米,但用玻璃和大理石装饰出来的墙体已不复当年的古朴风貌。

  据居委会的人员介绍,兰炼街区的苏式房子已经有一部分被拆掉了,目前还保留着的这28栋,也将在最近一两年内拆掉。居民虽然都希望住上设施更完善的新住宅,但对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他们还是很有感情的。

  评论

  择其经典保存

  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更是一种直观的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变迁的痕迹。受自然灾害和战争、城市建设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许多老建筑没能留存下来,使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缺少了直观的见证,也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岁月的霜刀最是无情!经过了50多年,许多“苏式”建筑都不太结实了,新的更为现代化的大厦和住宅楼正在旧楼的地基上相继崛起。那些老房子渐渐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变成一堆残砖碎瓦,伴着老住户们的叹息消于无形。

  记者没能找到有关“苏式”建筑的任何记载;熟悉兰州历史的老人与权威人士也提法不一。有的说肯定有,有的干脆说根本就没有;有的则说当年的许多建筑确有浓厚的苏联建筑风格。但可以肯定的是,“苏式”建筑在民间有着相当的声音与思想基础。

  也许过不了多少年,“苏式”建筑会彻底从兰州人的视野中消失,那时人们必定产生更为强烈的思念与怀古,甚至于顿足捶胸。如果能统筹兼顾,择其经典保存一片或几片居民楼、若干栋像兰州饭店或师大旧文科楼一类的“苏式”建筑,肯定会成为我们这个城市的一笔宝贵财富。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